突传噩耗!69岁相声演员贾承博去世,知情者曝原因,曾与冯巩合作
时间:2025-11-28 16:50:17 来源 网络 作者:网络
那个在台上抖了一辈子包袱的相声大师,最后的结局竟如此沉重。 2025年11月26日凌晨三点二十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贾承博在沈阳悄然离世,享年六十九岁。 官方讣告简短地写着“因病医治无效”,但身边人透露,长期饮酒导致的肾衰竭才是夺走他生命的真凶。 这个给无数人带来欢笑的老人,最终被一杯杯应酬酒压垮了身体。

更让人唏嘘的是,就在去世前几年,还有观众在沈阳街头偶遇他。 照片里的贾承博面容浮肿,却依然笑得像个孩子。 或许他早就知道身体出了问题,只是这个在舞台上活跃了半个世纪的艺术家,宁愿把痛苦留给自己。
时间倒回1956年,贾承博出生在辽宁沈阳。 十六岁那年,他像无数城市青年一样下乡当了知青。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知青文艺宣传队——一次表演中原定捧哏突发状况,大家推着爱说爱笑的贾承博顶了上去。 就是这次临危受命,让他发现了自己的表演天赋。
1976年,贾承博如愿考入沈阳曲艺团,拜相声名家赵振铎为师。 在这里,他与后来成名的李金斗成了同门师兄弟。 学艺的日子并不轻松,赵振铎教学严格,贾承博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基本功。 绕口令、贯口、学唱,一样都马虎不得。
有老团员回忆,贾承博练功最刻苦。 别人休息时,他还在对着镜子琢磨表情动作。 这种执着很快得到回报,他从学员班毕业后成为正式演员,最早还因为长相英俊担任过团里报幕员。

1990年,贾承博与金炳昶合作的相声《千方百计》在中国相声节上拿下一等奖。 这个讽刺形式主义的段子,为了演得逼真,贾承博专门去机关单位观察了三天。 就连干部们夹公文包的样子、打官腔的神态,他都琢磨得透彻。
金炳昶的愣愣表情配上贾承博机灵反应,两人一动一静配合得天衣无缝。 他们第一次合作排练《下棋》时,团里老演员就看出这对搭档不一般。 这对搭档合作了《特殊生活》《好梦不长》等二十多个经典段子。

拿奖之后,贾承博在东北地区迅速走红。 那时交通不便,他经常坐着绿皮火车赶场,冬天零下二三十度也要坚持演出。 这种敬业精神,贯穿了他的整个艺术生涯。
2006年是贾承博艺术生涯的巅峰。 他与常佩业合作的《团结一心拿大奖》在央视第三届相声大赛中,以九点八九的高分夺得专业组一等奖,同时包揽优秀作品一等奖,贾承博个人荣获最佳捧哏奖。

这场比赛竞争激烈,九百多部作品、几百名演员参与角逐。 导演评价贾承博的台词特别准,常佩业的捧哏特别稳,两人配合严丝合缝。 他们的作品关注现实,反映生活,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这对搭档合作长达十年,在容易分分合合的相声圈里堪称异数。 常佩业曾说:“我不是艺人,我是个文艺工作者,因此,我不能放弃一个文艺工作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这种艺术追求也深深影响着贾承博。

后来陈寒柏加入,三人形成固定搭档。 这种三人相声在当时少见,对演员要求更高。 他们在舞台上你一言我一语,包袱抖得密集又不显刻意,成为辽宁曲艺界的金字招牌。
在辽宁电视台节目《开心不调台》中,贾承博塑造的“贾六”真正让他家喻户晓。 这个市井小人物一会儿是菜市场小贩,一会儿是工厂工人,把不同行业的人生百态演得活灵活现。

很多东北观众不叫他本名,直接管他叫“贾六”。 后来他将这个角色搬上话剧舞台,主演的《贾六在北市场》在沈政俱乐部连演四场场场爆满,拿下第六届沈阳艺术节银玫瑰奖。
贾承博曾透露想将“贾六”做成系列剧,让他在不同行业中展现人生百态。 这个愿望最终因他的离世成为永久的遗憾。

除了相声,贾承博多次登上辽宁卫视春晚。 2006年与郭冬临、杨蕾合作的小品《考爹考妈》,那句“靠爹靠妈不如靠自己”的台词成为当年流行语。
影视领域他也颇有建树。 2009年在电视剧《女人的村庄》中饰演老李头,2016年在《生活有点甜》中与冯巩、贾玲等合作,饰演曹副厂长。 虽然多是配角,但每个角色都被他塑造得鲜明生动。

在观众眼中,贾承博永远笑呵呵的。 但艺术生涯的奔波劳累,加上频繁的应酬酒局,慢慢侵蚀着他的健康。 知情人士透露,肾衰竭不是一天形成的,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最近几年,贾承博渐渐淡出舞台。 不是不想演,是身体实在不允许了。 有朋友劝他注意身体少喝酒,他总是笑着说没事。 可这一次,他真的出事了。

苗阜在社交平台发了黑白照片,配文“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葛鸿亮晒出合影,照片里贾承博笑着,却掩不住憔悴。
2025年11月28日清晨,沈阳回龙岗革命公墓回龙厅外排起长队。 老搭档、同行、普通观众,胸前别着白花,来送“贾六”最后一程。 灵堂里回荡着他生前的演出片段,那些熟悉的声音和笑容,现在只能从录像里回味了。

从知青到相声名家,贾承博用六十九年人生完成了一场最励志的逆袭。 他留下的《团结一心拿大奖》《千方百计》等作品,至今仍是相声爱好者反复回味的经典。 而“贾六”这个角色,成为一代人童年里最鲜活的笑声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