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向太还有个女儿!又美又争气,长得像熊黛林,现在是企业家
时间:2025-10-16 04:00:12 来源 网络 作者:网络
众所周知,向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向佐做了艺人,一直活跃在公众视野;小儿子向佑是个圈外人,不常露面颇为神秘。
近些年向太经常在网上/综艺节目分享家庭生活,不过却鲜少提及向佑,大家对向佑知之甚少,只是有传言他不是个能让人省心的人。这两天向太罕见谈到了向佑,证实了传闻,说她为这个儿子操碎了心,并直言自己教育失败,慈母多败儿。
根据向太的阐述,在两个儿子的成长道路上她一视同仁,但是向佑却认为她偏心向佐,所以总是跟家里对着干。长大后出国留学,向佑每个月两万块的话费但没有一通是打给自己的,这让她非常伤心。
向佑在绘画上颇有天赋但是他又不舍得下功夫去钻研,反倒是硬要去创业,前前后后开的餐厅、宠物店等都以失败告终。
如今的向佑年近四十依旧伸手跟家里要钱,需要钱的时候向佑就哄着向太,向太说什么他都答应,可是一拿到钱他转头就忘了之前说的,理都不理人,如果拿不到钱他就威胁说要以向家的名义去外面借钱,向太不敢不给。
当然最令人头疼的还是向佑脾气暴躁控制不住情绪,几次在外惹祸,还蹲了局子。
2015年,向佑殴打计程车司机,打完人后口出狂言恐吓对方“我爸是向华强”。
2009年,跟两名男子打架。
对这个儿子向太说她是毫无办法,直言自己太过宠溺他了,后悔太晚才明白慈母多败儿的道理。在外叱咤风云的向太回家却被儿子拿捏得死死的,也真是一物降一物了。
这也就不难理解向家人为何很少公开谈向佑。对比令人操碎心的向佑,向佐只是行为抽象了点而已。
其实向佐也没少被诟病,顶着“中国星太子”的名头出道,手握顶级资源奈何就是红不了,被调侃“扶不起的阿斗”,直到这两年才凭借穿女装和抽象行为出圈。
总而言之向太的这两儿子确实不争气,真正争气的反倒是她的继女向均羚。
向均羚是向华强和前妻丁佩所生。
丁佩就是李小龙的“红颜知己”,李小龙当年就是在她的公寓去世的。因为这件事丁佩遭受到了很大的舆论攻击,向华强于心不忍,为了把丁佩拉出泥潭于是跟她结了婚。在这段婚姻里亲情友情大于爱情。
后来向华强遇见了陈岚就是现在的向太,就和丁佩离了婚,丁佩大方成全毫无怨言。向华强陈岚忙于事业的时候经常是丁佩帮忙照顾向佐向佑两兄弟,到现在丁佩跟他们一家子的关系都还保持得非常好。
向均羚跟着丁佩一起生活,母女俩一直都和向家有来往,向均羚和继母陈岚及两个弟弟关系很融洽,没什么隔阂。
向太早年出席活动还时常带着向均羚。
老实讲向均羚的外形比向佐更适合进娱乐圈,个子高挑,五官端正,脸型流畅,盘靓条顺。年轻时候的她非常时髦前卫,很有摇滚范儿,又酷又有个性。
向均羚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创业了,家底丰厚,亲爹亲妈和继母有资源有人脉,创业先天条件优渥,她本人也舍得下功夫,所以很容易做出成绩。
向均羚最先进军的是珠宝行业,在三位家长的辅助下向均羚的珠宝生意兴隆,很快就站稳了脚跟。接着又进入了化妆品行业,向太还拉来“干女儿”张柏芝给她的品牌站台。
而后又陆续进军律所和影视行业,商业版图持续扩大,而且都经营得有声有色,2006年年仅29岁的她就获得香港财经杂志评选出的十大杰出CEO之一。
面对荣誉向均羚表现得非常谦虚,说自己一定会继续努力,也直言太早拿奖未必是好事。
她内心很清楚自己创业之所以这么顺利自然是因为星爸星妈的加持,更懂得树大招风的道理,所以自那之后她变得格外低调,鲜少露面。在后来的十几年里在向家因为各种大小事轮番上热搜的时候,向均羚一直在默默做自己的事业,如果不是有意去查阅资料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向华强还有个女儿。
直到这几年她才又多了点关注度,而且还是因为事业做出了成绩。
目前向均羚已经有两家影视公司,旗下动画《虫林大作战》入围了奥斯卡;2023年促成了抖音短视频平台上线《张国荣告别乐坛演唱会》母带版悼念张国荣去世20周年,她非常地大气,为了尊重张国荣和其粉丝,谢绝所有的广告赞助。
在商业领域,向均羚已经是一个出色的企业家。十几年前的她需要父母为她站台,如今她已经成为独当一面、有魄力的霸总。
此外向均羚有个身份也很瞩目,近几年她一直以重庆港澳委员的身份,为促进内地和香港电影的发展建言献策。
谁能想到向家这个“隐形”的女儿,在不被关注的角落闷声干大事,成为向家最有出息的孩子。比起“向华强女儿”的标签,“企业家向均羚”“重庆港澳委员”更让她有底气。
值得一提的是,向均羚进入中年之后,因为身材发福的原因变得富态十足,和母亲丁佩不怎么像,反倒是和继母陈岚十分地相似。而且不同于陈岚有点显凶的面相,向均羚很柔和,很有福气的面相。还有网友说她长得像是发了福的熊黛林,即便是胖也还是很漂亮。
总而言之,向均羚是向家三姐弟里事业最成功的一个,也是最聪明,路走得最稳的一个。懂得利用家族资源为自己的事业铺路,小有成绩之后也没有飘,一直都很清醒,也没有放弃努力,一步步扩大商业版图。如今她获得的成绩固然有父母的加持,但更离不开她本人的努力和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