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 or 性本恶”?数千年来思想家的争论,科学家怎么看?首个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为人性论补充上科学证据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探讨人性的本质时,历史长河中无数哲学家、思想家及文化对此有过深刻的讨论。
其中,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为代表,形成了一对经典的对立观点,这两种观点至今仍激发着人们对善与恶本质的思考。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孟子的观点,他认为每个人生来都带有善的种子,例如婴儿的纯真无瑕和对美好的天然向往。孟子通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四种心理活动,来证明人的善良本性。这些内在的心理活动,反映了人们对于正义和道德有自然的、本能的认同和追求。
相对的,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人生来自私自利,如果没有教育和社会的规范,人的行为将会倾向于野蛮和混乱。在荀子看来,正是文化、教育和法律的存在,使人能够克服本性中的恶,达到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状态。
科学家怎么看呢?
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关于婴儿是否天生具备道德判断能力的讨论一直存在。一些早期研究,特别是Hamlin及其同事在2007年的研究,提出婴儿在第一年生命中就能对社会互动进行评价,倾向于偏好帮助者(Helper)而非阻碍者(Hinderer)。这一发现挑战了婴儿缺乏道德感的传统观点,并为研究人类道德感的起源提供了新方向。
但后续研究结果不一,有的证实了婴儿具有这种评价能力,有的则未能发现。这种差异引发了对原始研究结果的质疑,并激发了对背后机制的深入研究【1】。
基于此,Kelsey Lucca 等研究学者们在 Developmental Science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Infants’ Social Evaluation of Helpers and Hinderers, A Large Scale, Multi-Lab, Coordinated Replication Study的研究论文 【2】。本研究旨在通过大规模国际合作复制研究来验证婴儿对帮助者和阻碍者的偏好。
研究发现,在5.5至10.5个月大的婴儿中,并没有一致的偏好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角色,这表明十个月内的婴儿可能无法区分道德上好与坏的行为。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
作为首次大规模、多实验室的协调复制研究,本研究测试了来自五大洲37个实验室的1,018名5.5至10.5个月大的婴儿,最终有567名婴儿的数据被纳入分析。
图1. 选择阶段样本图像
婴儿偏好无显著差异:
在社会条件和非社会条件下,婴儿对于帮助者(Helpers)和阻碍者(Hinderers)的偏好没有显著差异。具体来说,在社会条件下,49.34%的婴儿偏好帮助者,而在非社会条件下,55.85%的婴儿偏好推动物体向上而非向下的角色,这两个比例均未显著高于随机选择的可能性。
图2. 不同年龄段婴儿在社会和非社会条件下,对推动事件后冻结帧的观看时间的估计
反证先前研究:
本研究的结果与先前的研究相矛盾,尤其是与Hamlin等人在2007年的研究相比,后者发现婴儿偏好帮助者角色。本研究未能复制这一效应,表明婴儿对社会帮助者的偏好可能比之前估计的要弱、不存在或发展得更晚。
编者按:
临床意义:
此项研究的规模和方法论的严谨性为其结果增添了说服力。研究结果表明:在10个月以下的婴儿中,没有证据支持道德行为的先天偏好,挑战了道德是先天的这一观点。
这一发现引发了对道德天赋观念的再思考,提示我们道德感可能更多是后天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结果,而非生而知之。
这一发现对我们如何看待道德教育和社会化过程具有深远影响。
如果道德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学习和社会互动获得,那么早期教育和家庭环境在形成儿童社会行为和道德判断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这强调了通过正向的社会化过程,如公平和同理心的教育,来培养儿童的道德感的必要性。
科研启发: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婴儿社会评价能力的具体机制,以及这些能力如何与大脑发育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
此外,这项研究也强调了在进行科学复制研究时考虑实验设计和方法标准化的重要性,这对于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适性至关重要。
原文链接:
【1】https://neurosciencenews.com/innate-morality-neurodevelopment-28158/
【2】https://doi.org/10.1111/desc.13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