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分析:这个两肺阴影太难了!我也感觉没啥头绪。这种时候该怎么办?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前言:关注肺结节与肺部阴影这么久,分享了这么多的网络咨询病例以及手术病例,总体我的感觉一是看影像特征恶性有无与典型否;二是随访对比有进展否;三是如果定不了还能再随访否。基本上有这三个指导思想,能解决大多数问题。但前段时间有位问诊的病例,太难了!我也理不出多少头绪来,用良性或恶性都较难以较好的解释,这时候,我们医生该怎么办?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女性, 66岁 。

主诉:

肺结节1年半余。

现病史:

患者1年半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发现肺结节,偶有气短及咳痰,未治疗,定期复查,半月前复查发现肺结节较前增大,为求诊治而来。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均正常。

曾就诊医院:

某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希望获得的帮助:

扫描报告右上角二维码可以看胸部ct的电子图像,想请叶老师帮忙判断肺结节情况,以及下一步诊疗计划 针对右肺上叶结节,下一步计划。

影像展示与分析:

先看我问诊回复时截图的2024年9月的影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再看我回复时2023年1月时的截图影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的回复意见:

圆圈的是最近的,乍看四处较为明显的都有些像恶性。其中右上红色的是混合磨玻璃结节,整体轮廓较清,有分叶状;右侧蓝色的有血管进入,密度较高,但瘤肺边界欠清晰,不太确切;左侧蓝色的略倾向慢性炎,但边界又显得较为清楚,也不是太好定;左下这处很像恶性,支气管截断、血管进入都有,表面也不平,连续毛糙。密度较高。不太符合恶性的是边上有些区域呈片状磨玻璃影。再来对比方形框的23年1月的,发现蓝色的范围有缩小,明显是炎性的;紫色的范围似乎也有增大,但去年的更致密点,感觉用恶性不太容易解释(密度减轻但范围增加);而绿色这些地方原来都是大片阴影,已经都基本吸收,当然说明都是炎性的;右上病灶确实有所增大进展。但放在两肺广泛炎症病灶的背景下来考虑问题,则总该考虑同样致病因素的,这样的话,即便红色与紫色的有许多恶性特征,仍要优先考虑炎性,至少不宜过于积极直接手术。我的想法是左下病灶穿刺一下,最好有病理排除恶性,那么右上也先谨慎随访。意见供参考!

主要病灶连续层面影像情况:

先看右上病灶:

图片

混合磨玻璃密度,轮廓较清,瘤肺边界稍模糊,似有胸膜牵拉的样子。

图片

病灶表面不平,磨玻璃成分明显,灶内血管穿行以及实性成分明显,邻近血管有进入。

图片

病灶内实性成分明显,表面不平。

图片

实性成分不是很致密,轮廓与边界稍显模糊。

图片

瘤肺边界欠清晰,整体轮廓还是较为清楚的。

图片

边缘区密度较淡,有细支气管通气征。

再看左下病灶:

图片

混合磨玻璃密度,轮廓较清,靠叶间裂近,血管贴着病灶。

图片

叶间裂有所牵拉,病灶密度高,但收缩力不强,感觉不是纠集的样子。

图片

叶间裂有增厚,病灶处远心侧有磨玻璃成分,片状,但轮廓与边界也较清,实性部分密度较高。

图片

密度显得杂乱,混合密度,灶内有支气管通气征的表现。叶间裂有增厚,与主病灶不相连。

图片

灶内扩张支气管结构紊乱,密度不均,磨玻璃成分明显,表面有浅分叶。

图片

明显的边缘凹陷,与叶间裂连着,但收缩力不强,混合密度,有血管进入,较为增粗的血管。

图片

胸膜牵拉以及血管异常增粗,病灶内部密度杂乱且不均,表面分叶状,部分边缘很光滑,有的又略显毛糙。

图片

实性密度,灶内蜂窝样征。

图片

上图显得有收缩力与膨胀感,部分边缘有毛刺。表面分叶明显,与恶性较为符合。

图片

实性伴中间空泡征,表面分叶,有磨玻璃成分,牵拉叶间裂。

图片

病灶远心侧有片状磨玻璃影,像阻塞性炎症。

图片

片状模糊影,主病灶实性伴灶内小空腔,血管有异常增粗。胸膜略有牵拉。

图片

表面不平,灶内不均,胸膜牵拉,支气管紊乱。

图片

灶内紊乱,但此层显得膨胀性不显著。

图片

实性边缘较为平直,收缩力弱。

图片

异常增粗血管进入,支气管有扩张,表面毛糙,有少许磨玻璃成分。

图片

实性密度为主,收缩力与膨胀性较弱。

图片

邻近血管与之靠得近,但似又没有进入,整体膨胀感不强。

图片

边缘区像慢性炎的样子。

感悟:

这个病灶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还真的说不清楚,从影像上看,有许多恶性的影像特征,但确实之前又有两肺感染的病变过;而若用良性炎性来解释,似乎像灶内杂乱密度、血管异常增粗进入、胸膜牵拉、分叶等有些征像也不太好解释。关键是若真的恶性,再随访显然怕耽误病情的。所以当随访对比仔细观察影像特征仍无法得出能解释的、合理的诊断意见时,需要取得病理依据才行。至少要给医生,也给自己继续随访的理由或者确认恶性从而进一步干预处理的依据。仅凭影像,再分析也不能代替病理,也不代表必为真实疾病的情况。

爱去舞 人体艺术 妇科学问

下篇:STTT:四川大学童南伟团队发表成人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预防与治疗的研究综述

上篇:AJCN:乳糖吸收不良对儿童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微生物群及临床特征的影响

首页 > 医疗学术
闽ICP备17012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