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元一片的甲钴胺,不但能修复神经,还能治疗这8种常见病!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甲钴胺作为一种价格低廉、疗效广泛的药物,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类型的周围神经病,也可以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作为营养神经的“扛把子”,甲钴胺在临床实践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关于甲钴胺能够治疗哪些疾病?使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些知识你一定要了解!
1.药物机制
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参与一碳单位循环,在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甲钴胺易于进入神经元细胞器,参与脑细胞和脊髓神经元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促进叶酸的利用和核酸代谢,且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作用较强。
2.临床应用
(1)巨红细胞性贫血
甲钴胺能够快速进入细胞,对甲硫氨酸的合成起抑制作用,促进红细胞的代谢,增加机体内的红细胞数量,减少贫血。口服甲钴胺与肌注维生素B12治疗疗效相当,可以相互替代使用。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可明显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神经传导速度,此外甲钴胺与硫辛酸、依帕司他等药物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3)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甲钴胺是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将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参与体内蛋氨酸与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应用甲钴胺可降低冠心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4)眼科疾病
甲钴胺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视网膜患者的症状、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进而有效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此外,甲钴胺可有效治疗青光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神经损伤和眼肌麻痹等眼部疾病。
(5)二甲双胍所致维生素B12缺乏症
甲钴胺可升高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12水平,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减少四肢体感诱发电位的发生。
(6)面神经炎
甲钴胺可直接参与物质的甲基转换,促进核酸蛋白质及卵磷脂的合成,进而修复受损的神经纤维。有研究显示,甲钴胺能明显改善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面神经炎导致面瘫的神经功能恢复。
(7)下腰椎疾患
甲钴胺可帮助缓解椎间盘突出及腰椎管狭窄引起的异常感觉,如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且可改善由于颈椎病引起的疼痛等神经症状。此外,还可缓解坐骨神经痛、骨刺、肩颈酸痛、腰痛、骨折疼痛等症状。
(8)带状疱疹神经痛
甲钴胺可以与普瑞巴林或加巴喷丁联合用药,可以缩短神经痛的持续时间;也可以与利多卡因贴剂(或乳膏剂)联用,减轻神经痛的症状。
3.具体用法、用量
片剂:
口服。通常成人一次1片(0.5 mg),一日3次,可根据年龄、症状酌情增减。
分散片:
可直接口服、吞服,或投入适量温水中,振摇分散后服用。通常成年人一次1片(0.5 mg),一日3次。可根据年龄、症状酌情增减。
胶囊:
口服。通常成人一次0.5 mg,一日3次,可根据年龄、症状酌情增减。
注射剂:
周围神经病:成人一次0.5 mg,一日1次,一周3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可按年龄、症状酌情增减。
巨红细胞性贫血:成人一次0.5 mg,一日1次,一周3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约两个月后,作为维持治疗每隔1~3个月可给予一次0.5 mg。
4.哪些人不宜服用?
妊娠期女性、哺乳期女性以及儿童慎用,建议用药前咨询医生,老人需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减量。
5.药物联用注意
(1)与新霉素、对氨基水杨酸、组胺H2受体阻滞剂或秋水仙碱合用,甲钴胺的胃肠道吸收降低。
(2)与口服避孕药合用,血浓度降低。
(3)与注射用氯霉素合用,治疗贫血的效果降低。
6.其他注意事项
(1)服药的时长超过1个月未见好转,需停止用药,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更换治疗方案。
(2)注射用药,需避免在同一个部位长期用药,注意避开神经相对丰富的部位。
(3)甲钴胺给药时见光易分解,开封后应立即使用,并注意避光存储。
(4)从事汞及其化合物的工作人员,不宜长期大量使用。甲钴胺与汞可形成甲基汞,损伤肾、脑和肺等器官。
(5)儿童神经系统比较脆弱,频繁使用甲钴胺,会对神经造成不可逆损害,需特别注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时立新,朱大龙,等.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6):18.
[2]药物信息:甲钴胺片,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325;2014/09/26.
[3]药物信息:甲钴胺分散片,江苏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290;2008/06/18.
[4]药物信息:甲钴胺胶囊,北京春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28;2018/04/19.
[5]药物信息:甲钴胺注射液,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086;2019/03/04.
[6]徐蓓,邵健.甲钴胺的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07):972-973.
[7]王敏.甲钴胺可以治疗哪些疾病[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2(0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