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诊断到用药细节,一文讲清高催乳素血症!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高催乳素血症(HPRL)是指外周血清催乳素水平持续高于正常值,引起的临床上以性腺功能低下、月经紊乱、闭经和泌乳为主的综合征。也会导致卵泡不发育、黄体功能不足或者是不孕等等。正常育龄期妇女血清PRL水平一般低于30ng/ml(即1.36 nmol/L)。

HPRL在成人(25-34岁)中的发病率为23.9/10万,最常见于生育年龄女性,在月经正常妇女中5%—10%可有泌乳,月经正常伴泌乳中27%有高PRL血症,隐匿性高PRL血症也可造成血PRL假阴性。正因为有假阴性和假阳性的表现,所以在临床上就要更加重视HPRL。

本文整理了有关HPRL诊疗相关的内容,都是非常实用的知识点,供大家参考。(仅作为个人学习交流,不作为诊疗依据)

一、高催乳素血症的病因

引起催乳素升高的因素有很多,常见的有病理性、生理性、药物性几大类。

1、病理性

下丘脑或邻近部位疾病:颅咽管瘤、神经胶质瘤;下丘脑浸润性或炎症性疾病、脑膜炎等影响DA分泌及运送;下丘脑功能失调如假孕等。

垂体疾病:垂体瘤(泌乳素瘤最常见,可引起压迫视交叉、下丘脑及第三脑室等的症状,偶可侵蚀蝶窦和海绵窦,累及颅神经,称为侵蚀性PRI瘤)、GH瘤和ACTH瘤、空泡蝶鞍征(原发性或继发于鞍内肿瘤放疗或术后梗死)、继发性转移瘤、结节病、肉芽肿及外伤、放射性损伤。

其他:原发性甲减、PCOS、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病、异位PRL分泌(某些肿瘤如未分化支气管癌、肾癌、卵巢畸胎瘤等)、神经源性的因素如胸壁创伤、带状疱疹、神经炎、乳腺手术等等。

2、生理性

主要发生于妊娠期,或者乳头刺激所致。

3、药物性

很多药物都可能引起药理性的HPRL状态,例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吩噻嗪类精神药物、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抑制剂)、多巴胺耗竭剂(吗啡、可卡因等麻醉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雌激素、口服避孕药、抗雄激素类药物)、抗胃酸药(H2受体拮抗剂)、抗高血压药(利血平和甲基多巴片)。

4、特发性

临床上无病因可循,多发于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长期观察可恢复,20%可自然痊愈,10%—15%可发展为微腺瘤。

二、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表现

1、性腺功能减退

HPRL对于月经的影响由轻到重,依次表现为黄体功能不足、稀发排卵、无排卵、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青春期为原发性闭经,育龄期为继发性闭经,黄体功能不足还可能引起不孕、流产。

2、泌乳

30 ~ 80%自发或触发泌乳,血PRL水平与泌乳量不成正比,与PRL瘤体积相关。

3、低雌表现

低骨量、骨质疏松、生殖器官萎缩、性欲低下、性生活困难,40%可有痤疮多毛等临床表现。

4、肿瘤压迫症状

头痛、双颞侧视野缺损、嗜睡、颅神经压迫症状,15%可有自发颅内出血,少数患者可发生急性垂体卒中、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视力下降、动眼神经麻痹等。

三、高催乳素血症的诊断

当患者出现月经紊乱、不孕、泌乳、闭经、多毛、青春期延迟等症状时,就要考虑是否有高催乳素血症的存在。

1、病史

排除生理性或药理性因素。详细询问患者月经史、分娩史、手术史、放疗史、服药史、哺乳史、既往有无甲状腺、肝肾、胸壁、乳房、脑炎、脑外伤等病史、包括采血时的状态。注意乳腺病理情况,鉴别胸壁病变、有无肥胖、高血压、妇科检查注意有无盆腔肿块或生殖器萎缩表现。

2、实验室检查(血PRL)

上午9-11空腹进行抽血,PR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者(在正常上限3倍以上)一次检查即可确定,PRL水平过高超过实验室研究范围,为钩状效应,应将血样稀释100倍后再次监测。PRL测定结果在正常上限3倍以下时至少检测2次,以确定有无高PRL血症。

3、生殖内分泌激素测定

月经第3-5天,查FSH、LH、E2、T、P、PRL,为了鉴别,必要时行HCG、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B超、骨密度等检查。

4、垂体影像学检查

证实为轻度高PRL而没找到明确病因或血PRL>100μg/L均应行鞍区影像学检查(MRI或CT),以排除或确定是否存在压迫垂体柄或分泌PRL的颅内肿瘤及空蝶鞍综合征等。头颅X线、CT或MRI检查,鞍区病变的影像学检查主要为CT和MRI,MRI因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无放射性损伤,是鞍区病变的首选,增强CT 在没有MRI 情况下选择。

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眼底和视野检查,来了解有没有视野的缺损。

四、高催乳素血症的治疗

1、治疗目标

在确定为HPRL之后,就要决定是否需要治疗,有无症状是决定是否治疗的关键因素。

PRL微腺瘤和特发性HPRL患者,有症状者,如伴有闭经、泌乳、不孕、头痛、骨质疏松这些临床症状的时候,需治疗;仅PRL增高无临床表现(有排卵)者,可以随访观察。

治疗需要控制高PRL血症,血清泌乳素浓度降至正常。恢复女性正常月经和排卵功能,防治流产。减少乳汁分泌,改善相关症状。改善肿瘤压迫症状(如头痛和视功能障碍等)。积极治疗原发或继发性甲减、肝肾功能不全、PCOS等。

2、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适用于有月经紊乱、不孕不育、泌乳、骨质疏松以及头痛、视交叉或其他颅神经压迫症状的所有高PRL血症患者,包括垂体PRL腺瘤。常用的药物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卡麦角林和喹高利特。

手术治疗:见于催乳素瘤的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欠佳,药物治疗不能耐受,巨大垂体微腺瘤伴有明显视野障碍,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改善者。

放射治疗:一般作为辅助治疗,多用于侵袭性大腺瘤、药物或手术治疗效果欠佳者,或手术治疗后预防复发。

心理治疗:因为高PRL血症治疗的长期性,所以安抚患者情绪,减少应激也很重要。

3、治疗药物

下表为不同高催乳素血症治疗药物的特点。

图片

4、溴隐亭

溴隐亭为高PRL血症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溴隐亭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多巴胺受体降解,增加下丘脑局部多巴胺浓度,促进PIF分泌,抑制垂体合成及释放催乳素。直接抑制垂体催乳素细胞。对抗催乳素对卵巢功能的抑制作用。阻止高催乳素血症对下丘脑-垂体中枢系统的负反馈作用。

溴隐亭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如下:

图片

溴隐亭常见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消化性溃疡;鼻腔充血,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应对措施为就餐时口服;睡前服用或服用后休息半小时;阴道上药。

溴隐亭禁忌证:

已知对本品任何成分或其他麦角碱过敏者。高血压:控制不满意的高血压。妊娠期(包括子痫、子痫前期及妊娠高血压)、分娩后及产褥期高血压状态。冠心病及其他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有严重精神障碍的症状和/或病史的病人。有脑血管意外,动脉阻塞性疾病、Raynaud’s征,尼古丁成瘾病史者。

药物相互作用:

不能与下列药物合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拉霉素、醋竹桃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唑类抗真菌药:如酮康唑、伊曲康唑。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剂:如西咪替丁。奥曲肽。甲基麦角新碱或其他麦角碱。

合用会提高溴隐亭血药浓度,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性。

药物治疗的随诊:

降低PRL水平或肿瘤体积缩小均可逆,停止治疗后,垂体泌乳素瘤会重新恢复生长,导致催乳素水平升高再度出现,故需要长期服药,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加强监测。一般治疗第一个月起定期测定PRL及E2水平,观察卵泡发育情况,指导剂量调整。每1—2年重复鞍区检查,大腺瘤患者每3个月检查一次。如果治疗后PRL水平不降反升,或是出现新症状,应重新评估并检查。

有视野缺损的大腺瘤患者初始治疗时可每周复查2次视野,疗效不佳者3周内复查MRI,必要时手术减压;PRL水平正常,月经恢复后3—6个月,微腺瘤患者可考虑减量;大腺瘤患者MRI提示肿瘤明显缩小后,考虑减量。减量缓慢分次进行(1.25mg/2月),使PRL最小剂量为维持剂量。

药物治疗的停药:

MRI肿瘤基本消失2年,可试行停药。

低剂量治疗1年后PRL仍维持在正常水平可停药,停药后前3个月应每月复查MRI,3个月后可半年一次;或者第1年内每3个月复查PRL,后半年查一次PRL,每1—2年复查MRI。手术后5年内复发率50%,故也应如此。

治疗目标:不孕症患者使PRL降至正常,解除高PRL对生殖轴的抑制,使排卵恢复。

绝经有利于停药后PRL水平保持正常。

五、妊娠期高催乳素血症的相关处理

1、推荐妊娠时机

垂体微腺瘤:药物首选,PRL降至正常可妊娠。

垂体大腺瘤:药物首选,建议妊娠前用DA治疗使可见的垂体瘤消失或肿瘤缩小50%以上。

2、高催乳素血症患者妊娠相关处理

基本的原则:发现妊娠,立即停药。是将胎儿对药物的暴露限制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明确妊娠后停用DA(妇科内分泌学组2016指南)或持续性用DA至孕3个月(垂体瘤协作组2014指南)。如因黄体功能维持的需要,可在医生指导下孕12周后停药。

在妊娠前有微腺瘤的患者应在明确妊娠后停药。一旦发现视野缺损或海绵窦综合征,立即加用溴隐亭,有望在1周内改善缓解,妊娠期间不建议反复查PRL。若视野缺损、视力障碍、头痛等症状不见好转,应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大腺瘤妇女,需在溴隐亭治疗腺瘤缩小后方可允许妊娠。妊娠期间肿瘤再次增大者给予溴隐亭仍能抑制肿瘤生长,但整个孕期须持续用药直至分娩。药物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可能比手术小。药物治疗需要严密地监测。对溴隐亭没有反应及视力视野进行性恶化时,应该经蝶鞍手术治疗并尽早终止妊娠(妊娠接近足月时)。

孕期血清不能准确反映肿瘤生长情况,不推荐孕期检测PRL,也不推荐MRI检查,不过妊娠期间如出现头痛、视力障碍、应检查视野、MRI(平扫),以确定病变范围。

以上就是有关高催乳素血症诊疗相关的内容。

爱去舞 人体艺术 妇科学问

下篇:最新!不同国家与地区辅助生殖临床数据特征的比较分析

上篇:疑难病例 | 术中发生恶性高热,早期症状被脊髓损伤相关的体温调节障碍掩盖

首页 > 医疗学术
闽ICP备17012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