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后踝骨块”的3种手术入路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踝关节后方入路现在通常用于显露、固定三踝骨折Volkmann骨块,但后侧入路最早是用于Pilon骨折后柱的复位固定,以为前柱提供复位依据。
现常用的踝关节后方入路主要有后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与改良后内侧入路。关于上述三种入路对后踝的显露范围、对血管神经束的牵拉力,有学者进行了对比研究。
1.后内侧入路
后内侧入路从趾长屈肌与胫后动静脉间进入,该入路可以显露64%的后踝。该入路血管神经束侧的拉力为21.5N(19.7-24.1)。后外侧入路从腓骨长短肌腱与拇长屈肌腱间进入,该入路可以显露40%的后踝。该入路血管神经束侧的拉力为16.8N(15.0-19.0)。
改良后内侧入路(黄色箭头)。1.胫后肌腱;2.趾长屈肌腱;3.胫后动静脉;4.胫神经;5.跟腱;6.拇长屈肌腱。AB=4.7CM,后踝暴露范围(BC/AB)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