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电影节连环八卦后,白百何炮轰导演张律

时间:2025-11-07 20:50:34   来源 网络   作者:网络

白百何今晚终于发长文回应自己与《春树》剧组的矛盾,这几天的东京电影节各种八卦,可算有个正面说话的人了。

图片

但要说这篇长文具体什么意思,要从前几天回溯起。

连环八卦

本届东京电影节前几天平平无奇,最大关注点是范冰冰带着其主演的电影新作《地母》去了,本片导演是马来西亚的张吉安。

图片

11月2日,小红书出现“《地母》被召回”消息,但是仔细一想5日才闭幕,就说召回是不是早了点。这个传言没传播开。

图片

直到11月3日,白百何忽然发了一条:“还能这么操作?”(发布地在河北。)

图片

六个字即引发无限联想。

白百何朋友圈则发布一条“得鱼忘筌”,但不知其所指。

图片

随后网络上开始出现一系列东京电影节奖项归属传言,称与白百何共同出演《春树》的王传君获得最佳男主。(注:但东京电影节没有“最佳男主”,只有“最佳男演员”)

在白百何发微博开炮之前,网上已经出现一则河北IP的爆料,把在东京当评委的导演文晏归结为王传君得奖的原因。

图片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爆料表述有不合理之处,“沪圈”的定义是什么包括哪几个人,怎么能遥控到文晏再遥控到东京电影节,因此很多业内朋友看到截图的第一反应是不信。

但是本届评审团构成,说是文晏在里面熟人最多也没错。

评审团主席是前柏林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卡洛·沙特里安(Carlo Chatrian),评审团成员包括演员桂纶镁、法国剪辑师马修·拉克劳(Matthieu Laclau)、演员斋藤工、导演文晏。

其中,桂纶镁是文晏担任制片人的《白日焰火》(刁亦男导演)的女主角,法国的马修是文晏导演编剧首作《水印街》的摄影师,所以文晏自己一个人,她曾经合作过的两个人,有人认为这是“文晏一个人能游说三票”。

另外评审团主席卡洛・沙特里安2014年曾经邀请刁亦男任洛迦诺电影节评委,文晏是刁亦男多年的制片人,马修·拉克劳也跟刁亦男合作过。(其实五个人的评审团四个人是刁亦男的熟人,为什么网络上还没人编排刁亦男。不是鼓励大家去编排的意思,不要瞎编排啊!)

11月4日,白百何从东京提前回国,儿子也在她身边。

图片

但是风波却愈演愈烈,白百何开麦后,范冰冰粉丝也开始发文,暗示《地母》没有奖。

图片

接下来的11月4日和5日主要是“范冰冰有没有奖”的猜测。

11月5日范冰冰粉丝秒删一条:“资深电影节竟被「三无」导演拉帮结派的暗箱操作玷污。”

图片

之后范冰冰本人的发文也被视作“没有奖项但大格局”。

图片

姚晨和导演李玉都在评论区积极安慰她。

图片

那么小红书上这则IP在日本的“以生命起誓”爆料又广为流传,该爆料称,文晏反对范冰冰得奖,因为一旦范冰冰得奖,中国影人就无法为她颁奖。但是在这个理由之余,该爆料还称今年年初范冰冰在柏林当评委时文晏作品《想飞的女孩》颗粒无收,因此文晏对范冰冰有仇。

图片

“国内影人怕范冰冰敏感”和“柏林电影节有私仇”两个逻辑,前者可能更有迹可循。在本届东京电影节开幕之初就有一些预测认为范冰冰难有影后收获,因为国内电影人去当评委可能会有顾虑,而避免颁奖给她。

到了昨天(11月5日),东京电影节的热度已经直接被八卦的好奇心给拉上去了。网友对此局面的简单理解是:范冰冰和白百何都对颁奖结果不满,双双暗讽了组委会。

另外要说一下的是,按八卦考据来说,范冰冰和白百何之间也有前因,《我不是潘金莲》(原名《我叫李雪莲》),一度传言女主为白百何(白百何之前跟冯小刚合作《私人订制》)。

图片

但几个月后正式消息传来,女主是范冰冰。

图片

两年后范冰冰凭《我不是潘金莲》拿下导演协会最佳女演员,颁奖的是白百何,当时媒体报道标题都是场面尴尬,范冰冰没有跟白百何交流,白百何站在较远的地方一个人翘脚来回晃,最后绕回到于冬等人身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据此前因,更有网友说:她俩从前有过节,都能统一战线了,可见这是多大的瓜!

颁奖结果全差评?

于是乎当东京电影节颁奖直播开始时整个评论区已经充斥着“抵制文晏”的各国语言,这些评论贯穿了整个直播。

图片

图片

当宣布王传君凭《春树》拿下最佳男演员时,评论也是如此。

图片

图片

王传君的得奖感言感谢了同剧组的女演员白百何和刘丹,微博上被骂飞了。

图片

孰料《春树》后面还有大奖,导演张律又拿下了最佳导演。

图片

不过平心而论,这届东京就是有点一言难尽,两个双黄蛋,两个主要奖项一共五个人拿。

图片

东京电影节闭幕,微博上的舆论已经是沸沸扬扬。

《春树》这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就是女主角这个角色的名字,全片最大明星也是白百何。拍完《春树》后导演张律又拍摄了“姊妹篇”《罗目的黄昏》,女主角还是白百何,王传君因有档期问题仅以声音出演,《罗目的黄昏》9月底刚拿了釜山电影节最佳影片。

图片

对于这种文艺片来说,最知名的明星通常也就是最大卖点了。因此很多网友看到白百何提前回国,导演和男主拿奖这种结果,朴素的感觉就是“我不喜欢”,各种内幕猜测广为流传。

但也有另一派意见认为,演员奖是奖励演技,导演奖是奖励导演水平,白百何戏份多也不能证明其他人表现不够好,白百何的竞争对手是其他作品里的女演员们。

颁奖后的评委发布会是桂纶镁解释王传君得奖原因:“就像我们主席(卡洛·沙特里安)说的,我们的选择并不多。但是我想对我而言王传君的表演是用非常安静内敛却表达了细微的情感,让我非常信服,所以我们都一起做了这个决定。”

图片

网友们依然对此解释不满意,甚至逐帧观察桂纶镁在夸王传君时的眼球运动,说她眼睛朝下看了表示心虚和现编。

图片

舆情真是瞬息万变。上周王家卫录音被审判时,王传君还是一个人站出来抵抗墨镜势力的沪圈孤胆弃儿好不容易演电影出头了,又热搜了一顿夸。这周王传君就是沪圈一个电话命令文晏发奖的上海滩太子爷,资本力捧资源咖的黑暗内幕。

王传君最新一条微博还停留10月31日在给宋茜做宣传,这条微博就成了他的口碑风向标,你能看见前脚刚有人为他感叹当年怼王家卫终于“天终于亮了”,后脚这个东京影帝来了是“又黑了”……

图片

各种猜测愈演愈烈,文晏当晚就接受了新浪娱乐采访回应多个质疑。

她直接否认与《春树》剧组有沟通,表示“不认识白百何”“片方我也不太认识”。

图片

有网友指文晏和《春树》导演张律曾一同担任上海电影节的评委,怎么能说“不认识”,但是其实文晏原话是“片方我也【不太认识】”。

图片

王传君戏份少却得奖问题,文晏表示这个奖是“最佳演员”,和戏份没关系,一并夸奖了蒋奇明在《飞行家》中的表演。对于男演员奖的结果,文晏表示:“不可能所有我喜欢的演员都得奖。”

图片

女演员方面,文晏说,多个电影都是女主突出,所以女演员竞争非常激烈。文晏其实在采访中表扬了范冰冰在《地母》中的表演,但她没有提到白百何在《春树》中的表现,文晏也称,她从自己角度尽可能分享每部华语电影的信息。

图片

所谓中国影人是不是就应该给中国同行“撕奖”问题,文晏则表示:“国际电影节,奖项不是一个人或一个电影公司能只手遮天的。”

图片

但是这篇采访可能是评论太激烈,最后新浪娱乐不给显示了。

图片

文晏的回应激发了范冰冰粉丝更强烈的情绪,直指文晏阻挠范冰冰获奖。

图片

那边厢,白百何在颁奖当晚的朋友圈也继续在网络上流传,她发布视频:“如果没人邀请你,别去。”

图片

白百何友人也发布朋友圈,矛头直指张律导演及其合作的女制片人彭瑾,说片方吸血白百何,用她当垫脚石,釜山电影节不突出女主角,东京电影节不让白百何在闭幕出现等等。

图片

到这里聪明的同学应该能看出来,虽然白百何与范冰冰各自在颁奖前发声看起来似乎是关于“影后归谁”,但实际上,白百何主要还是跟剧组导演和制片人的矛盾,范冰冰粉丝则更着重指文晏干扰的评奖结果不利于范冰冰。

白百何直接发文

终于今晚,最起码白百何这边一切都挑明了。她发布长文详述自己与导演张律、制片人彭瑾的矛盾,认为从《春树》到《罗目的黄昏》,从釜山电影节到东京电影节,自己都遭受了不公正对待。

几个矛盾点如下。

第一,11月3日白百何被《春树》剧组制片人彭瑾通知可以回国无需参加闭幕,但事实上王传君和导演张律都有奖拿。

图片

第二,白百何与张律合作电影《罗目的黄昏》参加釜山电影节,白百何自费,还差点没进去现场,白百何指制片人彭瑾妆发整齐在休息室聊天,发布会结束后说手机在助理那里。

图片

第三,《罗目的黄昏》发布会的新闻照,白百何说只有张律和制片人彭瑾。

图片

其实白百何友人朋友圈也提出了这个问题:“釜山定制大女主没有头图?”

现在查阅釜山《罗目的黄昏》发布会新闻照能看到,单人照是张律和制片人彭瑾,女主角白百何只在集体合影里。

图片

第四,张律找白百何拍摄《春树》《罗目的黄昏》,卖惨说自己要赚钱给老婆治病。白百何不顾经纪人反对,推了其他工作和张律合作。张律还对白百何攻击过其他女演员。

图片

白百何发布长文后,的确有圈内人士帮她转发到朋友圈,看起来张律受害者不止一人。

更离奇的走向是白百何评论区已有人开始爆料张律导演(Z导)和制片人彭瑾(P制片)有婚外情。

图片

一位前从业者跟我解释了一下:剧组里导演和制片人有私情对于演员来讲是最烦的。制片人本应平衡各方需求,但如果制片人只帮导演,演员感受就会很不好;如果是大家早就知道的夫妻档合作,一个导演一个制片人,这还好,关系都在明面,导演和制片人私下有什么,演员被蒙在鼓里,最后感觉就是“我被挖坑,你俩这么好,全坑我”。

到这里,白百何那句“还能这么操作”的意思全明了了。

东京电影节其实有一部电影男女演员同时获奖的先例(1999年《天涯寻梦》),并不存在男演员得奖女演员就被挤掉奖项的规则。《春树》在东京电影节的颁奖结果是不是合理,只能等观众都能看成片自己判断了。

不过,白百何所指种种被导演和制片人忽视和排挤等,就是应该直接说出来。希望每个明星都这样,自己要发声就自己开麦,直来直去最好。

“撕奖”与“含金量”

白百何已经把话全说开了。范冰冰与《地母》是否可惜,我们作为普通观众,还是只能等到看上电影的时候才能有自己的判断。(好想看啊!)

反正现在看豆瓣前排评论,是各有各的一言难尽,当然了全片如何跟女演员表演又不一定是正相关。

图片

只是想到一件事,自从今年威尼斯赵涛表示自己努力在评审团介绍和阐释《日掛中天‎》中辛芷蕾的表演之后,“撕奖”这个词就成了大众对于国际电影节的一种认知。网络上用赵涛担任评委的结果赞许她积极推广中国电影,《色,戒》拿下金狮当年评审团主席张艺谋功不可没等等,再举例另一些某某某,对本国同行不是很出力。

欣赏同行并积极做了阐释工作,当然是很好的。但是艺术也应该有一个公认的标准,积极争取的前提是真正的欣赏,如果“是我国同行就要帮忙撕奖”,是否也失之狭隘。

这里更有一个悖论。如果奖都是“撕”来的,“运作”来的,那就是不值钱的,不需要在意的,没有什么可吹的。如果要吹这个奖,那么值得吹的点必然在于奖项是公正的,是只衡量艺术水准的,是超越国界和一时情绪的。

“撕奖论”和“含金量”本就互斥了吧?

最后一句题外话,今年从戛纳(传毕赣有奖)到威尼斯(传辛芷蕾有奖)再到本届东京,“业内”们的脸都被打肿了。前方记者一顿哐哐看片小道消息是拿不到的奖项预测是全错的,后方的业内人士们看到高糊网络爆料截图总是来一句“不可能吧”,结果最后网传得奖结果全是真的,辛辛苦苦干十年不如热搜蹲一晚,这上哪儿说理去……

图片

上一篇:他与刘涛共度四年春宵,六旬如今仍未婚,刘...

下一篇:拍一次就走的王菲,把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