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干货】病理基础——子宫内膜样癌(经典型)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定义

子宫内膜样癌是一种恶性上皮性肿瘤,呈现腺样、乳头状和实性结构的不同比例混合,其肿瘤细胞显示子宫内膜样分化特征。

 ICD-0编码

8380/3

 病理特征

大体病理学

肿瘤为外生性或弥漫性浸润性。可见不同程度的坏死和出血。有些病例发生在子宫下段。

组织病理学(普通型)

结构异型性:

管状腺体形成复杂的结构,包括腺管密集、背靠背、融合成筛状与迷路样。腺管大小与形状不一,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腺腔内缘轮廓光滑,并可见成角、分支状、乳头状及微腺样结构。

图片

密集的腺管(红色实线),排列紧密,有间质分隔,大小与形状不一

图片

背靠背:腺体紧密地靠在一起,但保持独立的腺管结构(绿色虚线)

图片

筛状结构:腺体融合到一起,共壁(红色虚线)

细胞异型性:

腺体衬覆复层或假复层柱状细胞,极向紊乱,通常只含少量淡染或轻度嗜酸性的胞质。伴有圆形核和不同大小的核仁。核的多形性也不同,但通常只是轻度到中度的异型。核分裂象常比子宫内膜增生中更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间质:

子宫内膜样癌间质显著减少与消失,少数伴有反应性的纤维结缔组织间质。15%的病例间质内可见泡沫细胞。

图片

间质泡沫细胞(绿色虚线)

背景内膜:

常为不典型增生或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EIN), 提示其来自内膜增生症,但少数病例也可表现为内膜萎缩的形态背景。

 分级:FIGO分级标准

FIGO 1级:

image.png

image.png

FIGO 2级:

image.png

image.png

FIGO 3级:

image.png

image.png

注:临床实践中FIGO分级的判定难点与解决方案

文献:Int J Gynecol Pathol Vol. 38, No. 1 Supplement 1, January 2019

实性生长模式的界定争议

微腺泡结构的归类问题:

现状:许多病理医师将管腔不可见的紧密微腺泡视为实性生长,但FIGO标准未明确说明。文献中作者建议将融合性微腺泡模式归为实性生长。

图片

伴有微腺泡的实性结构(黄色虚线)

图片

伴有微腺泡的实性结构(黄色虚线),对比左侧的筛状结构

鳞状分化相关难题:

鳞状分化不应计入实性生长,但未成熟鳞状上皮样区域或具有以非角化鳞状上皮和梭形细胞形态之间过渡的肿瘤仍需结合核级别评估(先评估腺体成分,再评估实性成分)。若实性区类似低分化非角化鳞癌,应归为FIGO 3级。

核异型性评估的核心问题与处理原则

核异型性升级的“核心矛盾”

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判断核异型性的程度和范围足以将肿瘤从FIGO 1级升级至更高级别是常见问题。文献中作者的核心理念是:子宫内膜样癌中,结构分级(腺体分化程度)与核分级(细胞异型性程度)通常应保持一致——若二者不一致,需特别谨慎评估。

核异型性评估的具体操作流程

图片

升级的“金标准”:Zaino等提出的严格条件

仅当>50%细胞呈现重度核异型(如核增大、核浆比显著增高、核仁明显且不规则、染色质粗糙等),且满足前述弥漫性分布特征时,方可考虑将FIGO 1级或2级EEC升级至更高级别。

需特别注意:单纯基于核特征升级分级需极其谨慎——临床实践中,多数此类升级案例最终被证实为不恰当(原因包括:核异型实际为轻-中度且弥漫分布,或所谓“重度异型”仅为局灶性表现),甚至可能误判肿瘤类型(如将浆液性癌误认为高级别EEC)。

升级分级的后果:

FIGO 3级EEC的治疗策略显著不同于低级别(如需更广泛的淋巴结清扫、辅助化疗等),不当升级可能导致过度治疗。

 免疫组化

图片

PTEN表达丢失

图片

p53表达的不同模式。

A)子宫内膜样癌,野生型表达,肿瘤细胞核以不同比例、不同强度染色。

(B)3级子宫内膜样癌,p53突变型(过表达),几乎所有肿瘤细胞核均呈强染色,明显强于中央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内对照。注:存在一定的胞质背景,提示染色较强,但这不应被解读为异常胞质模式。

(C)子宫内膜浆液性癌, p53突变型(完全缺失),内对照(成纤维细胞)呈中至强阳,但染色强度不一。注:12点及6点处的正常萎缩腺体显示野生型模式。

(D)子宫内膜癌,p53突变型(胞质型),显示胞质表达,内对照(间质及正常子宫内膜腺体)呈核野生型模式。该胞质模式伴随相似强度的核染色。

下期将会介绍子宫内膜样癌的变异形态,敬请期待~

参考资料

[1] 2020版女性生殖系统WHO分类。

[2]《妇产科病理学》第2版。

[3] Blaustein’s Pathology of the Female Genital Tract. Seventh Edition

[4] Color Atlas of Female Genital Tract Pathology.

[5]Atlas of Uterine Pathology.

[6] Int J Gynecol Pathol Vol. 38, No. 1 Supplement 1, January 2019.

[7] Seminars in Diagnostic Pathology 39 (2022) 159–175.

[8] Int J Gynecol Pathol. 2019;38(Iss 1 Suppl 1):s31–S123.Suppl 1.

爱去舞 人体艺术 妇科学问

下篇:中度或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妊娠结局如何?

上篇:这种妇科病复发率可高达四成!可导致不孕和癌变

首页 > 医疗学术
闽ICP备17012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