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病人麻醉注意事项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肾功能不全病人接受麻醉时需特别注意以下事项,按麻醉阶段分类说明:
一、术前准备
全面评估
完善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电解质(钾、钠、钙、磷)、酸碱平衡、血常规及心血管功能检查。
评估贫血程度(维持Hct≥25%)及凝血功能。
纠正内环境紊乱
控制高钾血症(血钾<5mmol/L)、酸中毒及容量负荷过重。
高血压患者需平稳降压,避免血压骤降加重肾损伤。
透析支持
终末期肾病或尿毒症患者,术前24小时行无肝素透析,清除毒素并调整容量。
药物调整
暂停肾毒性药物(如NSAIDs、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经肾排泄药物(如二甲双胍)。
抗凝药物需根据出血风险调整。
二、麻醉方式与药物选择
麻醉方式
优先区域麻醉(如神经阻滞、硬膜外麻醉),但凝血功能异常者禁用椎管内麻醉(避免硬膜外血肿)。
全麻适用情况:重大手术或区域麻醉禁忌者,需加强监测。
药物选择原则
镇静药:丙泊酚、依托咪酯;
镇痛药:芬太尼、瑞芬太尼(短效且代谢不依赖肾);
肌松药:顺式阿曲库铵(不依赖肾代谢);
吸入药:七氟烷、地氟烷(肺部代谢为主)。
禁用肾毒性药物(如甲氧氟烷)及依赖肾脏代谢的药物(如吗啡、哌替啶)。
推荐药物:
剂量调整:减少药物用量20%-50%,避免快速静脉注射。
三、术中管理
循环稳定
维持血压波动范围<基础值20%,避免低血压导致肾缺血。
采用有创动脉压及CVP监测,指导液体治疗。
液体管理
精确计算输液量,预防容量过负荷或脱水,推荐使用晶体液(如乳酸林格液需慎用)。
出血患者输血首选新鲜血,避免库存血引起高钾。
监测指标
持续监测尿量(目标>0.5ml/kg/h)、电解质、血气及血糖。
四、术后监护
早期并发症预防
延迟苏醒:因药物代谢延缓,需延长呼吸支持时间。
急性肾损伤:监测肌酐、尿量,及时透析干预。
感染控制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性使用非肾毒性抗生素。
多器官保护
纠正电解质紊乱(尤其高钾血症),预防心衰及肺水肿。
总结原则
核心目标:维护肾灌注+规避肾毒性+个体化用药。
轻度肾功能不全:可安全全麻,优选短效药物;
终末期肾病:必须术前透析,术中精细化液体管理;
术后72小时是肾功能恶化的高风险期,需密切监测。
通过系统化管理,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安全接受麻醉,但需多学科协作(麻醉科、肾内科、重症监护)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