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Cancer:江苏大学屠志刚等团队发现靶向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新靶点:CD30L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B-NHL) 占NHL病例的大多数。B-NHL患者常经历多次复发,需要接受多种抗肿瘤治疗,并可能产生耐药性。近期针对CD19和CD20的治疗策略的成功凸显了在B-NHL中识别独特分子标记物以实现精准医疗的治疗潜力,尽管免疫原性和肿瘤渗透性有限等挑战依然存在。

2025年7月5日,江苏大学屠志刚、刘晗青共同通讯在Molecular Cancer在线发表题为“Targeting CD30L in B-cell non-Hodgkin lymphoma: novel peptide conjugates and their therapeutic potentia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全细胞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特异性结合B-NHL细胞的肽TG-1,并在体内外实验中进行了验证;通过质谱分析鉴定了其对应的靶CD30配体(CD30L),并通过功能分析、分子对接、生物信息学分析、敲减和拯救实验进行了验证。此外,通过探索CD30/CD30L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探讨了TG-1的作用机制以及CD30L在B-NHL细胞中的功能性作用。此外,还表征了TG-1肽和阿霉素共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AuNP),并研究了其在体内外对B-NHL细胞增殖的影响。

本研究利用全细胞噬菌体展示技术,鉴定并验证了CD30L及其高特异性结合肽TG-1作为B-NHL细胞的新靶点。TG-1与CD30L结合,通过破坏CD30-CD30L信号轴(该信号轴对B-NHL细胞存活至关重要)来抑制淋巴瘤细胞的活力。TG-1在体内外实验中均表现出对淋巴瘤细胞增殖的强效抑制作用。此外,该肽与阿霉素共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AuNP)也表现出对B-NHL细胞增殖的显著抑制作用,凸显了其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的潜力。总而言之,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CD30L作为B-NHL治疗新靶点的潜力,并展示了靶向CD30L的肽在推进B-NHL精准医疗方面的潜力,为未来的临床开发铺平了道路。

图片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B-NHL) 约占所有NHL病例的90%,涵盖一系列具有不同临床病程和治疗反应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B-NHL包含几种亚型,包括滤泡性淋巴瘤 (F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CLL/SLL)、脾边缘区淋巴瘤 (SMZL)、套细胞淋巴瘤 (MCL)、伯基特淋巴瘤 (BL) 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B-NHL的治疗选择包括烷化剂、联合化疗、化学免疫疗法、大剂量化疗后进行自体或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放射疗法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B-NHL患者经常经历多次复发,需要几线抗肿瘤疗法,并会产生耐药性。标准耐药性会增加患者出现副作用的风险;因此,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取得突破以应对这些挑战至关重要。

近年来,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B-NHL) 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策略性地应用了靶向关键细胞表面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mAB)。例如,CD19 和CD20 是B细胞特异性表面蛋白,在B细胞发育、活化和信号传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在淋巴瘤中的诊断和亚分类价值外,它们已成为各种免疫疗法的关键治疗靶点,包括裸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 (ADC) 和双特异性抗体。CD20 在大多数成熟B细胞肿瘤中普遍存在,仍然是利妥昔单抗、奥法木单抗和奥比妥珠单抗等药物的主要靶点。值得注意的是,抗CD20 mAB 提高了B-NHL患者的生存率,凸显了CD20 靶向治疗的有效性。同样,CD19靶向疗法,包括FDA/NMPA批准的CAR-T疗法,例如Tisagenlecleucel和axicabtageneCiloleucel,已通过展示较高的总体缓解率,改变了复发/难治性B-NHL亚型的治疗方案。此外,将抗CD19单克隆抗体与强效细胞毒素连接在一起的Lonca等ADC已获得加速审批,用于治疗特定的疑难B-NHL病例。此外,像odronextamab这样的双特异性抗体,既靶向T细胞上的CD3,又靶向肿瘤细胞上的CD20或CD19,已在接受大量治疗的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和可控的毒性。上述药物凸显了针对B-NHL中独特分子标记物进行精准医疗的治疗潜力,尽管免疫原性和肿瘤穿透能力有限等挑战仍然存在。

我们发现CD30L是B-NHL细胞的一个新分子靶点。CD30L/TNFSF8(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超家族成员8)或CD153,是一种来自TNFSF家族的26-40 kD II型膜糖蛋白,在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过表达,包括BL、FL、DLBC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迄今为止,CD30L/TNFSF8尚未在B-NHL细胞中被靶向,因此该蛋白的发现对该类疾病的靶向治疗具有潜在重要意义。我们的研究不仅验证了CD30L作为B-NHL细胞的治疗靶点,还提出了一种新型靶向肽,旨在规避单克隆抗体(mAb)相关的挑战,例如其高免疫原性和有限的肿瘤穿透性。相比之下,靶向肽在肿瘤靶向治疗方面具有多种优势,包括低免疫原性、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局部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减少以及快速内化。

本研究通过全细胞噬菌体展示技术成功鉴定出CD30L是一种多功能、特异性靶向B-NHL细胞表面的分子。CD30与CD30L之间的相互作用介导逆向信号转导,激活非经典NF-κB信号通路,从而显著影响B-NHL细胞的存活。与CD30L结合的靶向肽会破坏这种关键的相互作用,导致淋巴瘤细胞活力下降。此外,我们还设计了多种利用CD30L靶向肽的治疗策略,包括与D-(KLAKLAK)2偶联、金纳米粒子(AuNPs)或与阿霉素(DOX)共功能化,这些策略均已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显示出对B-NHL的显著特异性和对淋巴瘤细胞增殖的强效抑制作用。这些结果强调了以肽或其结合物为靶点的 CD30L 作为 B-NHL 新型治疗策略的潜力,预示着推进以 CD30L 为靶点的 B-NHL 治疗的良好前景。

图片

图1 体外和体内分析TG-1对B-NHL细胞的特异性(图源自Molecular Cancer)

原文链接:

https://molecular-cancer.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43-025-02393-9

爱去舞 人体艺术 妇科学问

下篇:Mol Cancer:温州医科大学王瑜敏等团队提出M6A甲基化的自噬抑制驱动肺腺癌进展和转移机制

上篇:JCO:HER3的ADC药物patritumab deruxtecan对多次治疗失败NSCLC患者,86%肺癌患者肿瘤缩小!

首页 > 医疗学术
闽ICP备17012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