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D与维生素D3要交替吃吗?补多了会中毒吗?看看指南怎么说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近年来,随着宝宝营养健康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宝爸宝妈开始关注宝宝的维生素补充,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合称“维生素AD”)。维生素AD不仅是生命早期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营养素,也是保障宝宝视力、免疫力和骨骼健康的“守护神”。
然而,许多家长常常困惑:“维生素AD和维生素D3要不要交替服用?”“是不是需要每天吃?”。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联合众多专家,发布了《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为我国儿童的维生素AD补充方案提供了权威指导。本文结合共识观点及最新研究,为家长们讲清楚宝宝维生素AD补充的科学方法与实用建议。
维生素AD和维生素D3到底是什么?
维生素 AD 通常是指含有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D 的复方制剂,它能够同时为儿童补充这两种重要的维生素。而维生素 D3 是维生素 D 的一种形式,它在人体内的活性较高,能够更有效地促进钙的吸收。
对于一些特定人群,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存在营养不良等情况的儿童,可能需要更精准的维生素 D 补充,此时维生素 D3 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而维生素 AD 制剂则适用于一般的儿童群体,按照推荐剂量补充可以满足儿童日常生长发育对维生素 A 和 D 的需求。
为什么宝宝尤其需要维生素AD?
早期儿童尤其是0-3岁阶段,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脑部与神经系统敏感易受营养影响。维生素AD是其“大脑构建营养素”,缺乏不仅影响视力、骨骼健康,也会引发免疫功能下降、认知发育迟缓等严重后果。
在我国及许多中低收入国家,五岁以下儿童中维生素AD缺乏常常同时存在。据统计,单一缺乏的情况已相当普遍,而联合缺乏患者比例也不容忽视。两种维生素功能协同,联合缺乏加重健康风险,联合补充营养效果显著优于单补。
宝宝如何科学判断是否缺乏维生素AD?
维生素缺乏的具体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包括血清维生素A(视黄醇)和维生素D(25-羟维生素D)水平测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判断依据:
临床症状:夜盲、干眼、骨骼畸形、频繁感染等引起警惕。
实验室数据:维生素A血清正常水平通常为0.7-2.8 μmol/L,低于0.7提示缺乏。维生素D血清25(OH)D浓度低于20 ng/mL(50 nmol/L)即为缺乏,低于30 ng/mL(75 nmol/L)则视为不足。
针对临床普查难度大,合理的预防性补充被专家广泛认可,尤其在维生素A和D缺乏风险较高的人群中更显重要。
维生素AD该怎样补?补多少?什么时候开始补?
合理补充剂量
剂量基于中国营养学会每日生理需要量,属于小剂量预防性补充,不同于治疗剂量的高剂量服用。
何时开始补充?
专家建议从宝宝出生1周内即可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AD,坚持补充至青春期,以持续满足生长期高需求,防止缺乏。
维生素AD同补还是分开补?
强烈建议维生素A和D同时每日补充。
● 协同效应显著:维生素A可提升维生素D生物活性达130%,维生素A水平每增加1μmol/L,维生素D充足率提升1.38倍。
● 优化营养吸收:同时补充效果更好,更容易改善血液中视黄醇和维生素D含量。
● 减少用药复杂度:避免交替服用导致忘记服药、错服、依从性差等问题。
● 经济实用:复合维生素AD补充剂方便家长管理,成本也较低。
“要不要”天天吃AD?为何不建议交替服用?
不少家长习惯让宝宝维生素A和维生素D交替补充,甚至只给D补充。专家共识给出明确答案:坚持每日同补优于交替补充
相关研究发现:
● 6月龄婴儿进行每日持续补充维生素AD,能够显著改善血清视黄醇水平;
● 交替补充或只补充维生素D均未能有效提高视黄醇水平;
● 交替服用增加服药混乱,依从性下降,容易漏服和错服。
因此,维生素AD同补能更高效发挥两者协同作用,确保宝宝同时拥有足够的维生素AD。
综上所述,对于大多数儿童而言,按照推荐剂量服用维生素 AD 制剂即可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而在特定情况下,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考虑额外补充维生素 D3,而非常规交替服用。家长们应充分了解儿童的营养状况,在医生的建议下为儿童选择合适的维生素补充方案,以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 (2024). 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32(4), 349-358. DOI:10.11852/zgetbjzz2024-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