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预期寿命延长10多年!做好降压、降糖、降脂、控体重、戒烟这5件事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约50%的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是由5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引起的,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体重异常(过轻或超重/肥胖)、糖尿病和吸烟。这意味着,大约一半的心血管疾病可通过有效的危险因素管理来预防。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典型危险因素的存在与否如何影响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终生风险估算。此外,现有的心血管疾病终生风险预测模型并未考虑个体危险因素随时间的动态变化,且各种危险因素与寿命差异之间的具体关联也尚不明确。

202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ACC.25)期间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相比50岁时同时存在上述5个典型危险因素的人群,不存在这5种典型危险因素的人群,其预期寿命延长10年以上,这一趋势在男性和女性中均保持一致。此外,中年时期控制好高血压的参与者能最大程度地延长无心血管疾病的寿命,而戒烟则可能最大程度地延长总体寿命。该研究结果同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

图片

截图来源:NEJM

该研究由全球心血管疾病风险联盟(GCVRC)开展,整合了6大洲39个国家/地区133个研究队列中超207万例参与者的个体数据。这些参与者的中位收缩压为128.7 mmHg,中位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水平为155.6 mg/dL(4.02 mmol/L),共有7.7%的参与者患有糖尿病,22.3%为当前吸烟者。

根据参与者50岁时是否存在动脉高血压、高脂血症、体重异常(过低与超重或肥胖)、糖尿病及吸烟情况等危险因素,研究人员评估了其至90岁时的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以及这些危险因素对终生寿命的影响。

研究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结局的定义如下:

心血管疾病事件定义为首次发生的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或因心血管疾病或不明原因导致的死亡。

研究团队排除了基线时患有心血管疾病及随访信息缺失的参与者信息后,有122.8万例参与者的数据可用于心血管疾病事件分析,204.3万例可用于死亡分析。对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7.6年和8.5年,两种结局的最长随访时间为47.3年。结果显示:

就单个危险因素对终生寿命差异的影响来看:

在采用区域标准差评分(用于校正不同区域队列之间的危险因素患病率和分布的异质性,以提高分析的可比性)时分析时发现,那些没有高血压、没有高血脂或体重正常的参与者,与存在其中一种危险因素的参与者相比,其终生寿命有所延长。 针对心血管疾病寿命的分析也得到了相似结果。这一发现表明,寿命差异的幅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进一步分析不同年龄出现危险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在50-55岁同时存在上述5种危险因素的参与者中,相比未对任何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在55-60岁期间控制好高血压与无心血管疾病寿命延长的关联最为显著;而与总体寿命延长的关联最显著的是戒烟,其次为控制好高血压。此外,控制的危险因素越多,参与者的寿命延长越明显。

总之,相比存在所有5种典型危险因素,那些在50岁时没有任何这5种危险因素的人群,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其预期寿命都延长了10多年。此外,在中年时期对高血压控制较好以及戒烟,分别能在最大程度上延长无心血管疾病的寿命和总体寿命。

参考资料

[1] The Global Cardiovascular Risk Consortium. (2025). Global Effect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on Lifetime Estimates. NEJM. DOI: 10.1056/NEJMoa2415879.

[2] Risk Factor Modifications Quantified For Extending Life-Years Free of CVD, Death.Retrieved Apr 2, 2025 from https://www.acc.org/Latest-in-Cardiology/Journal-Scans/2025/03/24/16/30/sun-5pm-gcvrc-acc-2025

爱去舞 人体艺术 妇科学问

下篇:专访张静教授:VA-ECMO左室减负的方法与时机 | 第26届南方心血管学术会议暨第五届东亚肺动脉高压大会

上篇:0实验发高质论文!华中科大新研究:每晚睡眠不足或骤增,心血管疾病风险飙升!靠的是这种轨迹追踪技术

首页 > 医疗学术
闽ICP备17012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