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手脚冰冷发白,以为是体寒,没想到竟是……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35岁的李女士最近总觉得手指不对劲。天气一冷,她的手指就变得苍白冰凉,甚至伴有刺痛感,几分钟后又逐渐恢复正常。起初,她以为是普通的“冻手”或末梢循环不好,可这种情况越来越频繁,还伴随着手指皮肤变得僵硬紧绷。

更让她担忧的是,李女士发现脸上的皮肤变得光滑僵硬,手指活动受限,甚至连握拳都变得困难。几次到医院检查,医生最终确诊她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硬化症(SSc)

什么是SSC?

系统性硬化病(SSC)是一类以皮肤增厚变硬为突出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除皮肤受累外,亦可影响内脏(肺、心血管、肾脏、消化道等)。SSc的发病高峰在45~65岁,儿童发病相对少见,女性好发,男:女为1:4~1:6,但男性SSc患者往往病情较重,更易出现弥漫性皮肤病变、指端溃疡和肺动脉高压(PAH),预后相对较差。

临床分型

根据皮肤累及范围及临床特征可将SSc分为4型:

1.局限皮肤型SSc(lcSSc):皮肤增厚变硬通常由肢体未端向近心端发展,如局限在肘、膝以远时,则分类为局限皮肤型SSc,伴或不伴有颜面受累。

2.弥漫皮肤型SSc(dcSSc):皮肤增厚变硬超过肘、膝并达到其近端,甚至累及至躯干,则分类为弥漫皮肤型SSc,伴或不伴有颜面受累。

3.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弥漫或局限皮肤型SSc与其他明确诊断的结缔组织病共存,如类风湿关节炎、炎性肌病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无皮肤硬化型SSc(SSc sine scleroderma):少部分SSc患者(<5%)缺乏典型皮肤病变,但有雷诺现象、SSc特征性的内脏表现和血清学异常。

CREST综合征为局限皮肤型SSc的亚型之一,表现为钙质沉着、雷诺现象、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指硬化和毛细血管扩张。上述特征亦可见于其他类型,且治疗策略并无特殊,因此近年来国际上越来越少将其作为独立的疾病提出。

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SSc最常见的初期表现是雷诺现象及隐匿性肢端和面部肿胀,并有手指皮肤逐渐增厚。约70%的患者首发症状为雷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胃、食管烧灼感和吞咽困难)或呼吸系统症状等偶尔亦是SSc的首发表现。

2.皮肤:SSc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皮肤增厚变硬。几乎所有患者均会出现皮肤增厚和硬化,不同患者皮肤受累程度不同。临床上将皮肤病变进展分3个阶段:

3.骨骼与肌肉:SSc患者常见的骨骼肌肉病变包括关节痛、炎症性多关节病、肌腱摩擦感、肌痛/肌炎、皮下钙化及关节挛缩。

4. 肺部:肺部受累是SSc常见且严重的内脏损害之一,主要有两种病变类型:肺间质病变(ILD)和PAH,两者约占SSc相关死亡原因的60%。

5.心脏:SSc患者常伴有心脏受累,大多数呈隐匿性进展,一旦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常提示预后不良。SSc可累及心脏各个部位,导致心肌缺血、循环障碍、心律失常、心包积液及瓣膜异常,SSc的典型表现为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炎。

6.肾脏:硬皮病肾危象(SRC)是SSc患者特征性的肾脏损害表现,临床典型特征包括突发高血压(或血压较基线值明显升高)、血肌酐进行性上升和少尿,50%的患者可出现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通常伴随头痛、乏力、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脑病、肺水肿和心功能不全等。

7. 消化系统:最常见的SSc肝脏病变是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发生率为2%~18.2%,主要见于局限皮肤型SSc患者,抗着丝点蛋白抗体阳性率高,肝脏穿刺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

8. 其他:SSc亦可出现内分泌系统的病变,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血清中甲状腺相关抗体可为阳性。另外,SSc患者的精神心理异常亦日渐受到关注。

治疗

基础管理:戒烟、保暖,避免寒冷和情绪波动;使用保湿护肤品,抗组胺药缓解瘙痒,保护溃疡创面。

皮肤病变:甲氨蝶呤或吗替麦考酚酯为一线药物,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早期炎性症状;钙质沉着严重者可考虑手术。

肺部受累(ILD):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抗纤维化药物(尼达尼布、吡非尼酮)。

肺动脉高压(PAH):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RA)、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PDE-5i)、前列环素类似物,必要时联合治疗。

胃肠道症状:质子泵抑制剂、促胃动力药,对症缓解腹泻或便秘。

肾危象(SRC):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必要时透析或肾移植。

雷诺现象及指端溃疡:钙通道拮抗剂(硝苯地平)、PDE-5i(西地那非)、ERA(波生坦),严重者可手术干预。

参考资料:

1.邹和建,朱小霞,戴生明,等. 系统性硬化病诊疗规范. 中华内科杂志,2022,61(08):874-882.

2.朱慧敏,袁欣然,王丹丹. 美国风湿病学会关于系统性硬化病研究进展.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23,27(05):333-337.

爱去舞 人体艺术 妇科学问

下篇:Phytomedicine:狗尾花保肝机制研究—新的黄酮类化合物鉴定和Keap1/Nrf2通路激活

上篇:专访黄东教授:冠状动脉CTA——急性胸痛精准诊断的关键技术 | SSA&CSA 2024

首页 > 医疗学术
闽ICP备17012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