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解读| Yong Li/Dafei Chai教授团队揭示DNA递送单克隆抗体靶向p53 R175H抑制肿瘤发展的新策略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在癌症治疗领域,p53基因的突变是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之一,其中R175H是p53最常见的错义突变。尽管针对突变型p53的治疗方法已经有所发展,但目前尚无针对突变型p53的有效药物批准上市。
美国贝勒医学院的Yong Li/Dafei Chai教授团队在本刊发表了题为“DNA-delivered monoclonal antibodies targeting the p53 R175H mutant epitope inhibit tumor development in mice”的研究论文,聚焦于开发一种能够特异性识别p53-R175H突变表位的单克隆抗体(mAb),并探索其在体外和小鼠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
1、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
研究团队首先对制备的p53-R175H的单克隆抗体(p53-R175H mAb)进行了纯度、亲和力和特异性的测试。SDS-PAGE 分析显示,该抗体纯度超过96%,且由重链和轻链组成异二聚体 (图1A)。该抗体与R175H 抗原具有高亲和力(图1B)。Western blot 实验进一步证实,该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 p53-R175H 蛋白,而不会与野生型 p53 蛋白发生交叉反应(图1C–E)。
图1. p53-R175H单克隆抗体的特性描述(原文中Figure 1)。
2、DNA递送的单克隆抗体在体内的抗肿瘤效果
研究团队构建了表达完整mAb的单质粒(pR175H-mAb),并在MC38-p53-R175H肿瘤模型中评估了其抗肿瘤特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R175H-mAb处理组显著减少了肿瘤生长(图2)。
图2. pR175H单克隆抗体在小鼠MC38细胞肿瘤模型中的治疗效果(原文中Figure 3)。
3、DNA基础的抗p53-R175H BsAb与aPD-1联合治疗的抗肿瘤效果
研究团队还设计了一种双特异性抗体(BsAb),通过结合p53-R175H表位和鼠CD3来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在与aPD-1联合治疗时,pR175H-BsAb显示出比单独aPD-1更强的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图3)。
图3.体内实验评估pR175H-BsAb的治疗效果(原文中Figure 5)。
综上,该研究开发了一种DNA编码的抗-p53-R175H mAb,并证实其在体内具有抗肿瘤活性。此外,抗-p53-R175H BsAb与aPD-1联合使用展现出更强的抗肿瘤作用。这些结果表明,DNA 递送的单克隆抗体或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治疗突变型 p53 阳性癌症的新策略。
文章来源
免费全文下载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304223002519
引用这篇文章:
Khoshandam M, Soltaninejad H, Hamidieh AA, Hosseinkhani S. CRISPR, CAR-T, and NK: 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Genes Dis. 2024;11(4):1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