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降解ASD封堵器成功封堵近主动脉侧无边且合并软缘ASD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1 病例分享
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25岁。主诉:头晕、心悸1年,加重3天。
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心悸,偶伴后枕部疼痛,患者未予重视,未治疗。1月前患者行彩超检查示:房间隔缺损,3天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发作频繁,故拟进行手术。
术前超声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房水平左向右分流;房间隔总长43mm,继发孔房间隔中部可见一处回声中断,宽15×10mm(含软边),断缘距二尖瓣环12mm,距房顶9mm,距主动脉0mm,距上腔静脉入口约4~5mm。
2 临床策略
选伞考量
(分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入院后术前测量房间隔缺损大小为15×10mm,初步计划选择BDASD-Ⅰ 20封堵器进行封堵,术中复测后发现缺损约16mm,有软边,最终决定选择使用BDASD-Ⅰ 26封堵器进行封堵。
手术策略
经股路径介入封堵,选择BDASD-Ⅰ 26封堵器、16F可降解封堵器介入输送系统进行封堵。
3 手术过程
DSA下输送封堵器
左盘释放并成型
DSA与超声下均可观察到左盘面释放,牵拉成型线使左盘成型。
右盘释放
DSA下可见右盘释放。
超声下可见双盘骑跨于房间隔两侧。
锁定前超声确认封堵器形态、位置
大动脉短轴切面。
四腔心切面。
锁定与牵拉试验
前顶钢缆,固定鞘管与钢缆,牵拉成型线进行锁定,5个Mark点聚拢。
牵拉试验时Mark点相对位置未发生改变。
释放后超声
主动脉短轴切面。
剑下双房心切面。
四腔心切面。
4 病例小结
1. 该病例术中复测房间隔缺损大小为16mm,断缘距二尖瓣环12mm,距房顶9mm,距主动脉0mm。房水平左向右分流。术中选择BDASD-Ⅰ 26封堵器,16F输送鞘,通过DSA+经胸超声引导介入进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
2. 这种主动脉侧无边的房间隔缺损意味着封堵器在该侧没有足够的支撑点。如果封堵器过小,可能无法稳定地固定在房间隔缺损处,从而导致封堵效果不佳或封堵器脱落。因此为确保封堵器的稳定性和封堵效果,需要选择适当大一些的封堵器,以增加其与房间隔缺损处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但较大的金属封堵器在置入时可能包绕在主动脉根部,对其造成磨损,进而导致主动脉瓣膜功能异常,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3. 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相比金属封堵器,因为其专利成型锁定设计即可保证有效夹持主动脉根部,又因封堵器自身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材料特性不易磨损主动脉根部;同时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双盘内扣设计,使封堵器贴壁、贴合效果好,锁定后封堵器紧密贴合于缺损部位利于内皮化,使其在封堵靠近主动脉根部等复杂房缺治疗中临床优势显著。
4. 封堵器左右盘面释放后,主动脉短轴切面显示封堵器呈Y字型抱住主动脉根部,通过牵拉实验,封堵器位置固定,未见明显位移及形变,多切面观察封堵器形态良好,无残余分流,封堵手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