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多日,退烧药物效果不佳,可别把这种严重传染病当做“普通流感”治!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一 病历摘要
患者,男,30岁,因“发热7天”,急诊以“发热待查,肝功能异常”收入院。
患者于7天前劳累、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6℃,伴畏寒、寒战,伴头痛,肌肉、关节疼痛,乏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暗红色及咖啡样物。就诊于当地医院,拟诊“感冒”给予输液治疗3天(具体用药不详),无明显好转,患者仍反复发热,服用退热药物效果不佳,遂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查血常规:WBC 3.65×109/L,PTL 74.0×109/L,N% 71.2%;血生化:ALT 442.3U/L,AST 452.9U/L,ALB 43.5g/L,Cr 74.1μmol/L,BUN 2.24mmol/L,钾3.22mmol/L。
1 体格检查
体温38.0℃,血压118/70mmHg,脉搏107次/分,呼吸23次/分,神志清,精神差,全身皮肤、巩膜未见黄染,双侧颈部可触及黄豆大小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可,无触痛。咽红,扁桃体未见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腹部膨隆,肝脾肋下未触及,无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下肢无水肿,颈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2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3.65×109/L,HGB 160g/L,PTL 74.0×109/L,N% 71.2%。血生化:ALT 442.3U/L,AST 452.9U/L,TBIL 19.4μmol/L,ALB 43.5g/L,Cr 74.1μmol/L,BUN 2.24mmol/L。凝血:PT 10.6s,INR 0.95,PTA 108%。PCT、ESR、CRP均正常。肾综合征出血热IgM抗体、出血热IgG抗体均为(-),麻疹抗体IgM、风疹抗体IgM均为(-),肥达-外斐反应(-),嗜肝病毒标志物均为(-),EBV、CMV等病毒指标学均为(-),自身免疫系列均为(-),免疫球蛋白正常,呼吸道相关病原体抗体均为(-)。脑脊液未见普通细菌、新型隐球菌及结核杆菌,血培养(-),血涂片未见疟原虫。心电图、胸片、腹部超声无异常。
3 诊断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肝功能异常。
4 诊断依据
患者为青年男性,急性病程,既往体健。此次以发热、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全身皮肤、巩膜未见黄染,双侧颈部可触及黄豆大小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可,无触痛。咽红,扁桃体未见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腹部膨隆,肝脾肋下未触及,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下肢无水肿,颈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入院完善肥达-外斐反应、血培养、流行性出血热抗体、嗜肝病毒标志物、涂片找疟原虫均为阴性,临床考虑疑似病例,可进一步完善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及抗体检测明确。
5 鉴别诊
1. 伤寒:该病可有畏寒、高热,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但典型体征为玫瑰疹,且经粪-口传播,血培养及肥达-外斐反应可进一步鉴别,该患者血培养阴性、肥达-外斐反应阴性,目前不考虑此诊断。
2. 疟疾:可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等多种热型,可出现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涂片找到疟原虫可进一步鉴别。
3. 肾综合征出血热: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潜伏期一般为2~3周。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疾病过程中可出现发热、血小板减少,常出现三红、三痛、肾功能损伤,出血热抗体IgM阳性,目前不考虑此诊断。
6 治疗
入院后嘱患者多饮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完善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生化、凝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降钙素原、肥达-外斐反应、血培养、流行性出血热抗体、心电图、胸片、腹部彩超、腰椎穿刺术等检查,给予保肝、降酶、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对症支持治疗。经住院治疗,患者体温正常,肝功能好转,血小板恢复正常出院。
二 病例分析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近些年来发现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普通流感、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综合征出血热等其他临床特征相似疾病,一旦误诊,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情进展非常迅速,极易发展成危重症患者,损害机体多个脏器功能,最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由于疾病的严重性,目前我国参照乙类法定传染病对该病进行报告和管理。提高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认知,早诊断、早治疗,特别是及时识别危重症病例特异性指标,将减少该病危重症病例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少数病例病情危重,若出现意识障碍、皮肤淤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环境下工作、生活或旅游史或发病前2周内被蜱虫叮咬史)、典型临床表现、血常规特点多可诊断,不典型者需依据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诊断。
自2007年开始,我国河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等地陆续报道多例不明原因以发热、肝肾功能损伤、血小板减少、出血、白细胞减少为表现的聚集性病例,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虫叮咬史。直至2010年3月,中国CDC分离出引起该病的病毒,简称“新型布尼亚病毒”,并将这一新病毒所致疾病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该病例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考虑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缺乏新型布尼亚病毒的病原学检测。完善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IgG抗体或病毒分离,可进一步临床确诊该疾病。
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和针对并发症的治疗。
一般治疗
1. 隔离。患者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有出血表现者尽量安排单间隔离。
2. 营养支持治疗。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半流食或软食,保证热量供应及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 发热患者予物理降温,高热时可药物退热。
4. 有明显出血或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者(如低于20x109/L),可输注血浆、血小板。
5. 病情进行性恶化且机体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状态的重型、危重型患者,酌情早期、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6. 避免使用对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损害的药物。
7. 重型、危重型病例应转ICU治疗。
并发症治疗
1. 病毒性心肌炎:卧床休息,加强监护;控制出入量,量出为入,避免液体负荷过重;给予辅酶Q10、维生素C等营养心肌治疗。
2. 脑炎或脑病:给予甘露醇降颅压等对症综合治疗;注意保护气道,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
3. 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考虑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者,可经验性给予抗细菌或真菌药物,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Seo JW, Kim D, Yun N, Kim DM. Clinical Update of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Viruses. 2021;13(7):1213. Published 2021 Jun 23.
[2] Li J, Li S, Yang L, Cao P, Lu J.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a highly lethal bunyavirus. Crit Rev Microbiol. 2021;47(1):112-125.
[3] Hu LF, Ning YJ, Li JB. Editorial: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Front Microbiol. 2023;14:1281600. Published 2023 Sep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