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同时却在伤肺又毁肠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在中国,烹饪文化源远流长,厨房成为了家中最具烟火气的地方,烧、炒、煎、炸等烹饪方式带来了无数美食,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的烹饪油烟(COFs)。COFs的产生是食用油或食材在高温下热分解的结果,富含各种有害物质,例如多环芳烃、丙烯醛等。这些颗粒物和气体不仅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长期吸入还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据统计,在不吸烟人群中,长期暴露于COFs与肺癌的发病率存在显著关联,患病风险增加了2倍。
复旦大学今年8月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的研究表明,烹饪油烟不仅影响呼吸系统,甚至可能引发肠道炎症反应和代谢紊乱,这进一步加剧了相关的健康隐患。
烹饪油烟如何影响呼吸系统
烹饪油烟主要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直接损害肺部。研究发现,短期暴露于COFs即可导致肺部炎症;白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迅速上升,引发肺部的急性炎症反应。长期暴露甚至可能导致慢性肺部疾病,严重时诱发肺癌。
烹饪时产生的PM2.5是主要污染物,它颗粒极小,可以深入到肺泡区域并被吸收,长此以往会对肺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近年来,科学家进一步证实,COFs中的多环芳烃等成分在体内具有致癌潜力,且烹饪油烟暴露与肺癌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
油烟对肠道健康的“暗袭”
有趣的是,COFs对健康的威胁并不止于肺部。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多组学分析发现,COFs的有害成分在肺部吸收后,会影响到远端器官如肠道的健康。研究指出,连续暴露7天的实验小鼠显示出肠道微生物群的显著改变,并伴随着肠道炎症标志物的升高。
1 肠道微生物群的紊乱
COFs的暴露会导致小鼠体内肠道微生物群显著失衡。在连续暴露3天后,实验小鼠体内的益生菌数量开始减少,而促炎菌数量增多。到了第7天,Lactobacillus等菌群大幅度减少,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明显下降。肠道菌群的改变往往与肠道炎症及相关疾病如炎症性肠病(IBD)密切相关。
2 基因表达的变化
研究还发现,COFs会显著影响与IBD相关的基因表达。实验显示,随着COFs暴露时间的延长,T细胞受体(TCR)、白细胞抗原(MHCII)等基因表达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基因在抗原呈递及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异常则可能增加IBD的风险。具体而言,MHCII的表达在第3天急剧下降,而在第7天和第14天有所恢复,这表明机体可能试图适应持续暴露带来的应激反应。
3 色氨酸代谢的改变
COFs对肠道的影响还体现在色氨酸代谢途径的改变上。色氨酸代谢与IBD密切相关,COFs的暴露会导致肠道菌群代谢的色氨酸-3-乙酸和3-甲基吲哚水平升高,这些代谢产物会进一步加剧肠道的炎症反应。这种代谢变化提示COFs暴露不仅破坏了肠道微生态,还可能通过代谢途径增加肠道疾病的发生风险。
如何降低烹饪油烟的危害
考虑到日常生活中烹饪的不可避免性,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如下:
改善厨房通风系统
做饭时开启窗户、使用高效的抽油烟机,能够有效减少油烟在室内的滞留时间,将有害物质迅速排出室外。
控制烹饪温度
将油温控制在180°C以下可以减少COFs的产生。尽量减少煎炸、爆炒等高温烹饪方式,选择煮、蒸等较健康的方式。
使用合适的油品
不同油类的烟点不同,选用烟点较高的油可以减少油烟的生成。花生油、橄榄油等烟点较高的油品是较好的选择。加热大豆油可以产生“典型”的COFs,研究者也是选用了加热大豆油来产生COFs。在整个加热过程中,油温保持在200°C左右,产生的PM2.5浓度为23-30mg/m3。小编也整理了一些食用油品的烟点(表1)供读者参考。
⑴最适合凉拌的油:冷榨工艺的食用油,不耐高温,适合凉拌。
⑵最适合炒菜的油: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适合160℃~180℃中温炒菜时使用。
⑶最适合爆炒、煎炸的油:芥花油、山茶油、橄榄油、花生油等非常耐高温。它们的烟点都在 230℃以上。
⑷可以爆炒、煎炸的油 :棕榈油、椰子油、猪油、牛油。这类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因此更稳定一些。
表1 常见食用油的烟点
结语
“烟火气”是生活中一种温馨的象征,但烹饪油烟却蕴含着潜在的健康风险。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烹饪习惯、注重厨房的通风和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能够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将油烟对健康的危害降到最低。未来在烹饪油烟的研究方面还需要更深入的探索,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日常中的“健康杀手”。
参考文献:
Liu B, Wang G, Wang L, et al. Unraveling Cross-Organ Impacts of Airborne Pollutants: A Multiomics Study on Respiratory Exposure and Gastrointestinal Health. Environ Sci Technol. 2024 Sep 3;58(35):15511-1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