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综述:脊膜瘤的临床和分子特征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脊膜瘤占所有原发性脊髓肿瘤的 25-46%。虽然大多数是良性的且生长缓慢,但如果不治疗,会导致显著的神经功能衰退。新兴的临床、影像学和分子数据揭示脊膜瘤相比颅内脑膜瘤是不同的肿瘤亚型。此外,最近的研究表明,脊膜瘤在经典定义的 WHO 级别内和之间都存在分子和遗传亚型异质性。本综述重点介绍了脊膜瘤流行病学、病理学、分子/遗传学和临床特征的最新进展。此外,探讨了预测预后和术后结局的患者和肿瘤特异性因素。强调了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领域,特别是旨在将独特的分子、遗传和影像学特征与不同的临床表现相关联,以更好地预测和管理患者预后。
研究背景
脊膜瘤起源于蛛网膜帽细胞,约占原发性脊髓肿瘤的 25-46%。虽然脊膜瘤大多数为良性且生长缓慢,但如果不治疗,可导致严重的脊髓压迫和进行性神经功能衰退。一小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更具侵袭性的病程,通常与表现出不同组织病理学和分子学特征的肿瘤有关。
最近的研究阐明了各脊膜瘤亚型的分子和遗传异质性,这可能与临床表现和预后相关。此外,新出现的证据表明,脊髓和颅起源的脑膜瘤具有不同的分子特征。了解这些肿瘤的临床和生物学图谱可能有助于预后工具的开发和实现更加个性化的患者管理方法。
本综述重点介绍了脊膜瘤流行病学、病理学、分子/遗传学和临床特征的最新进展。此外,提出了对术后功能结果和肿瘤复发预测因素的新见解。展望未来,影像学和遗传/分子研究的进展为增强我们对各脊膜瘤亚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和临床表现的了解提供了有希望的途径。
流行病学
人口统计和风险因素
近年来,脊膜瘤的发病率保持稳定,然而,随着未来几十年人口的增长,预计发病率将会增加。1997 年至 2016 年期间,美国良性脊膜瘤(WHO I 级)的发病率为 0.62/10万,而非典型/恶性脊膜瘤(WHO II/III 级)的发病率为 0.056/10万。II/III 级脑膜瘤发生于脊柱(2.4%)的比例低于颅骨(12.8%)。
脊膜瘤最常在五六十岁时诊断。女性确诊的可能性大约是男性的 3 倍,尽管性别比在两个年龄极端是偏斜的。对于老年患者(>70 岁),女性与男性的比例约为 4.4:1。相比之下,对于儿童患者(<18 岁),男性更有可能被诊断,女性与男性的比例为1:1.6。与女性相比,男性更有可能被诊断为更高级别(WHO II/III 级)脊膜瘤。最近的一项美国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发现,中/高收入人群以及白人和亚太裔患者的脊膜瘤发病率更高。既往研究将西班牙裔确定为脊膜瘤的危险因素,这些结果与之一致。
除了人口学因素之外,还识别了其他的脊膜瘤危险因素。最近发现身高较高与脊膜瘤风险呈正相关。此外,与一般人群相比,女性乳腺癌患者患脊膜瘤的风险可能更高。Wang 等人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英国 55 名女性脊膜瘤患者中,16.4% 的患者既往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这一比例显著高于普通英国人群。这种关联也显著高于既往报道的乳腺癌和颅内脑膜瘤之间的关联。虽然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大脑和脊髓之间激素受体表达的差异(见:脊膜瘤的受体表达谱部分),但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验证这些发现并阐明潜在的机制。
脊柱区域
大多数脊膜瘤发生于胸椎(约 70%),其次是颈椎(25%)、腰椎(4%)和骶椎(<1%)区域。新出现的证据表明,胸椎和颈椎脊膜瘤可能代表不同的分子亚型(见:脊膜瘤的分子亚型)。大多数脊膜瘤为硬膜内(约 80%),其次是硬膜外(5-15%),一小部分硬膜内和硬膜外(5%)都有。
遗传易感性
虽然脊膜瘤最常为单个肿瘤,但潜在的遗传综合征通常可表现为多发性脊柱病变。由潜在遗传综合征引起的脊膜瘤更常见于年轻患者。神经纤维瘤病 2(NF-2)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除脊膜瘤和颅内脑膜瘤外,还与双侧前庭神经鞘瘤和室管膜瘤相关。脊膜瘤患者的总体 NF2 发生率约为 3%,但年轻患者的发生率要高得多(~40%)。因此,对于年轻、多发性脑膜瘤病变或其他肿瘤类型患者,应考虑进行基因检测。
病理学
级别
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纳入了 44 项研究中的 5641 例脊膜瘤,发现 95.5% 的诊断病变为 WHO I 级。大约 4% 的脊膜瘤为 WHO II 级,不到 0.5% 为 WHO III 级。高级别(WHO II/III 级)脊膜瘤的平均诊断年龄较低,并且与术后结局较差和肿瘤复发率较高有关。目前,手术切除程度结合肿瘤分级是复发的最佳预测指标。
组织学
WHO 分类进一步将脑膜瘤分为 15 种组织病理学亚型。WHO I 级肿瘤最常见的组织病理学亚型包括砂粒体型(~40%)、脑膜上皮性(~34%)、移行性(~14%)和纤维性(~9%)。常见的 WHO II 级组织病理学亚型包括非典型(~67%)和透明细胞(~29%),而 WHO III 级包括间变性(~70%)和乳头状(~30%)。
脊膜瘤和颅内脑膜瘤表现出重叠的组织病理学亚型,但脊膜瘤中砂粒体、移行和脑膜上皮亚型的频率不同。在脊膜瘤中,砂粒体和移行亚型更常见,脑膜上皮亚型则不太常见。与颅内脑膜瘤相比,脊膜瘤的临床表现具有较低的侵袭性。具体来说,脊膜瘤的平均诊断年龄较大,有丝分裂计数较低,MIB-1 指数较低,巨噬细胞浸润较少,无进展生存期(PFS)较长。
最近的研究探索了各分子和组织病理学脊膜瘤亚型之间的关联。分子上不同的 WHO I 级脊膜瘤——NF2 和 AKT1 亚型表现出不同的组织病理学模式。Hua等人发现,NF2 突变脑膜瘤表现出可变的组织学(脑膜上皮性、砂粒体型、移行性和纤维性),而 93.3% 的 AKT1 突变脑膜瘤表现出脑膜上皮组织学。此外,SMARCE1突变与脊柱和颅内位置的 WHO II 级透明细胞脑膜瘤相关。
钙化
文献中报道的钙化脊膜瘤的频率不同(5%、51%、75%),钙化的存在与较差的临床结局相关,部分原因是对周围组织的依从性增加,这可能会使手术切除复杂化。大多数钙化脊膜瘤为良性 WHO I 级(97.4%)和砂粒体组织学亚型(50.7%)。
脊膜瘤的分子和遗传学特征
脊膜瘤的分子亚型
新出现的证据揭示了与脊膜瘤相关的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和受体表达谱。Arslantas 等人的早期研究表明脊膜瘤通常与几个染色体位置的部分或完全缺失有关。在 16 例脊膜瘤中,11 例样本观察到染色体异常,最常见的异常是 22 号染色体完全或部分缺失——这种染色体特征也常见于颅内脑膜瘤。染色体 22q12.2 含有抑癌基因 2 型神经纤维瘤病(NF-2)。NF-2 失活(通过突变或染色体缺失)与散发性和 NF-2 综合征脊膜瘤和颅内脑膜瘤有关。NF-2 编码细胞骨架蛋白 Merlin,该蛋白参与多种细胞内信号通路,包括增殖抑制相关信号通路。还观察到染色体 1p、9p 和 10q 缺失以及染色体 5p 和 17q 增加。
除了染色体异常之外,还描述了几种与脊膜瘤相关的单基因改变(表 1)。Hua等人对 50 例 WHO I 级脊膜瘤进行了靶向下一代测序,发现了两个相互排斥的 WHO I 级基因突变的临床队列:1)NF2 突变型;2)AKT1 突变型。这两种分子亚型表现出不同的流行病学、临床、组织病理学和表观遗传学特征。与 AKT1 突变亚型相比,NF2 亚型的诊断年龄显著更年轻(65 岁 vs. 71 岁),并且在女性中更常见(94% vs. 48% 女性)。此外,NF2 亚型最常见于胸椎(75%)背侧/背外侧位置(59.3%),而 AKT1 亚型最常见于颈椎(73.3%)腹侧/腹外侧位置(87%)。NF2 亚型也表现出更多样的组织病理学,已识别脑膜上皮、砂砾体、移行和纤维亚型。相比之下,93.3% 的 AKT1 亚型是脑膜上皮型。Ricklefs 等人的一项独立研究发现,DNA 甲基化阵列也将脊膜瘤分成两个不同的簇,分别对应于 NF2 或 AKT1 亚型。因此,表观遗传调控可能进一步将脊膜瘤分为与其基因特异性突变、区域位置和临床表现相一致的离散亚型。
表1
Tate 等人对一名 42 岁的非 NF2 脊膜瘤患者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了 FAT 非典型钙粘蛋白 2(FAT2)基因突变。FAT2 参与蛛网膜细胞中的平面细胞极性、肿瘤抑制和 Hippo 信号传导。值得注意的是,Hippo 信号通路也位于 Merlin 下游,提示共同的下游 Hippo 信号通路可能对 NF2 和非 NF2 脊膜瘤发病机制都很重要。
对于更罕见的 WHO II 级脊膜瘤,也描述了不同的基因突变。Smith 等人对非 NF2 多发性脊膜瘤患者进行了外显子组测序,发现染色体 17q21.2 上的 SMARCE1 突变与透明细胞亚型有关。透明细胞脑膜瘤是一种 WHO II 级组织学亚型,诊断年龄较小(平均切除年龄为 24 岁),常出现多个病灶,复发率高。一项文献回顾(65项研究和病例报告中的234例患者)显示,45%的透明细胞脑膜瘤患者在平均随访45个月时出现肿瘤复发。84% 的病例局部复发,11% 的病例局部和远处复发,5% 的病例远处复发。SMARCE1起着染色质突变抑制基因的转录激活因子的作用,与脊髓和颅骨部位的透明细胞脑膜瘤有关。此外,一项回顾性多中心研究(26 例颅内脑膜瘤和脊膜瘤患者)表明,SMARCE1免疫染色缺失对透明细胞亚型的颅内脑膜瘤和脊膜瘤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因此,SMARCE1 是透明细胞脑膜瘤强有力的诊断和预后分子标志物。
脊膜瘤和颅内脑膜瘤的分子区别
虽然描述了脊膜瘤和颅内脑膜瘤之间的分子相似性,但也发现了几个区别。Wach 等人最近对 541 例接受 Simpson I 级或 II 级切除术的非 NF2 脑膜瘤成人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与颅内肿瘤相比,脊膜瘤的诊断年龄显著较大,WHO II 级肿瘤比例较低,有丝分裂细胞(MIB-1 指数)较少,CD68+ 巨噬细胞浸润较少,无进展生存期较长。
分子差异可能在脊膜瘤的临床表现中起关键作用。几项研究揭示了脊膜瘤和颅内脑膜瘤之间不同的基因表达谱。Sayagués 等人采用原位杂交和微阵列分析评估脊膜瘤和颅内脑膜瘤之间 1555 个基因的差异化表达。鉴定了 35 个基因区分脊髓和颅内肿瘤的基因。具体来说,脊膜瘤中有 30 个基因显著上调,5 个基因显著下调。上调的基因包括参与转录调控以及细胞内和细胞外信号传导(细胞因子和细胞间粘附蛋白表达)的基因。AKT1 脊髓亚型也可能在分子上与 AKT1 突变颅骨脑膜瘤不同。Clark等人报道,75%的AKT1突变颅骨脑膜瘤具有TRAF7共突变。相比之下,华等人报道,只有3%的AKT1脊膜瘤亚型病例携带TRAF7共突变。因此,组合基因表达分析可能进一步揭示颅内脑膜瘤和脊膜瘤之间亚型多样性的遗传模式。
颅内脑膜瘤可能进一步具有更复杂的染色体异常,从而导致其更具侵袭性的进展。Sayagués 等人发现颅内脑膜瘤,而不是脊膜瘤,通常表现为不止一个肿瘤细胞克隆。
脊膜瘤的受体表达谱
脑膜瘤,包括脊膜瘤,可以通过不同的受体表达谱分化为不同亚型。最近发现脊膜瘤和颅脑膜瘤之间生长抑素受体亚型(SSTR)1-5 的表达存在差异。与颅底脑膜瘤相比,脊膜瘤的 SSTR1、4、5 升高,SSTR2A 表达降低。此外,SSTR1-5 表达谱的不同组合对应于性别、诊断年龄、解剖位置、复发、NF2 状态、分级和组织学亚型的不同频率。
激素受体表达也可能将脑膜瘤区分为临床相关的亚型。Portet 等人评估了 30 例颅内脑膜瘤和 30 例脊膜瘤的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该研究发现,脊膜瘤的 AR(脊髓,100%;颅内,73%)和 ER(脊髓,30%;颅内,7%)表达率较高,而颅内脑膜瘤和脊膜瘤表现出相同的 PR(脊髓,87%;颅内,90%)表达水平。同样,一项针对 300 例患者的分析发现,与外侧颅底脑膜瘤相比,脊柱和内侧颅底位置的 PR 表达水平较高。还发现表达 PR 的肿瘤与较低的 WHO 分级和增殖指数(Ki-67 标记指数)相关。在 58 例脊膜瘤队列中,Barresi 等人报道 86% 的脊膜瘤表达 PR 并显示低 Ki-67 标记指数(1-5%)。尽管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一种通常与更具侵袭性的颅骨肿瘤亚型相关的标志物)共表达水平高,但显示了表达 PR 的脊膜瘤的这种低级别性质。因此,MMP-9 可能在不同的颅内和脊髓 PR 阳性脑膜瘤亚型中表达。综上所述,很大一部分低级别脊膜瘤似乎表达性激素受体的组合,这引发了脑膜瘤生长的激素改变危险因素的可能性。鉴于这种关联,研究了激素疗法作为潜在的脑膜瘤危险因素。Samoyeau 等人进行了前瞻性脑膜瘤队列研究,对 250 例暴露于连续孕激素治疗(环丙孕酮)的患者使用 MRI。与一般人群相比,暴露于环丙孕酮的患者表现出更高的脑膜瘤发生率。此外,脑膜瘤患者停用环丙孕酮导致肿瘤缩小,提示对孕激素治疗的反应呈剂量依赖性。这些结果与一项纳入 30 例醋酸环丙孕酮治疗期间诊断为脑膜瘤患者的研究一致,该研究报道 97% 的患者表达 PR,87% 的患者表达 AR。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更好地阐明脊膜瘤的独特受体表达谱。揭示差异受体表达谱的分子基础可能为风险预防策略提供信息并增强预后预测。此外,独特受体表达的鉴定可能为复发性肿瘤和手术禁忌症患者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临床表现
脊膜瘤是生长缓慢的肿瘤,通常表现为逐渐的症状。从症状发作到诊断和治疗的平均时间约为 13 个月。然而,高级别脊膜瘤由于快速的生长模式,从症状出现到诊断的时间通常较短。目前,尚未确定脊髓节段肿瘤位置与诊断时间的明确关联。
脊膜瘤引起的临床症状最常继发于占位效应。肿瘤生长对脊髓的压迫导致下行和上行脊髓束受压。皮质脊髓束压迫可能导致步态障碍、反射亢进和病变尾部不协调。Brown-Sequard 综合征也可能由单侧脊髓压迫引起。脊髓动脉压迫导致的血管损伤可能进一步导致原发肿瘤位置和远端的功能缺陷。此外,硬膜外静脉丛的压迫会损害静脉引流,导致血管源性水肿和额外的功能衰退。
据报道,在所有脊膜瘤类型中,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和背痛是最常见的初始首发症状。步态和平衡障碍、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以及神经根性疼痛也有报道。年龄和头尾肿瘤位置均与临床症状呈中度相关性。Schwake 等人观察到,诊断时年龄较大与运动症状、感觉症状和尿失禁呈正相关,与神经根性疼痛呈负相关。Yamaguhi等人还观察到,疼痛症状在颈部病变中显著更常见,而运动和感觉症状在胸部病变中显著更常见。
几项研究还关注较高级别(WHO II/III)脊膜瘤的独特症状。Han 等人描述了 19 例高级别脊膜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腰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见于 78.9% 的患者。他们还发现,大多数病变位于腰骶段(30%),这与 WHO I 级脊膜瘤(主要位于胸椎)的数据形成对比。Li等人进一步支持这一点,他们观察到,在12例WHO II级透明细胞脑膜瘤中,58%的病灶位于腰椎。运动和感觉症状均有约 50% 的 WHO II/III 级患者出现。
大多数脊膜瘤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诊断的,但也有一部分是在无症状患者中诊断的。Corell 等人最近的研究旨在确定预测症状发作的 MRI 影像学阈值,以帮助指导无症状患者的治疗决策。在 111 名患者队列中,他们确定肿瘤占比(最大肿瘤压迫时肿瘤占硬膜囊面积的百分比)>65% 的患者最有可能出现运动缺陷。随后的一项研究报道 >64% 的肿瘤占比是运动症状发生的阈值,支持这一结果。尽管如此,但其他研究发现肿瘤占比与术前功能状态无关。因此,对于肿瘤占比接近 65% 的无症状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但尽管肿瘤特征相似,患者的自然病程可能有所不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导致功能障碍发作和程度的患者特异性因素,以正确指导无症状和有症状患者的治疗决策。
影像学特征
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有症状和无症状脊膜瘤的金标准。脊膜瘤通常在 T1 加权 MRI 上呈等信号,在 T2 加权 MRI 上呈等信号或低信号,在钆增强 MRI 上表现为均匀增强(图 1)。脊膜瘤也可在 MRI 上表现为特征性形态。存在具有瘤内条纹的扇形脊髓被认为提示脑膜瘤肿瘤。脑膜瘤也可能在对比增强 MRI 上出现特征性脑膜尾征。该影像学标志物由硬脑膜增厚引起,表现为脑膜瘤附近显著的信号增强。Lee 等人报道,在 59 例脑膜瘤肿瘤队列中,64% 出现脑膜尾征,与 1% 的神经鞘瘤出现该征形成对比。
图1
虽然大多数脑膜瘤表现出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但也发现了不同的影像学亚型。一项研究探索了 105 例成人脊膜瘤的 MRI 特征,将肿瘤分为 4 种亚型。A 型表现出特征性的脑膜尾征和强烈的均匀增强(77%)。其他亚型包括具有内部低信号的椭圆形肿瘤(B 型,17%)、斑块状肿瘤(C 型,3%)和具有异质性特征的肿瘤(D 型,3%)。C 型和 D 型肿瘤的平均体积较大,更常见于颈椎。此外,与其他亚型相比,D 型肿瘤发生于年轻患者。
钙化脑膜瘤容易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上发现。Yeo 等人报道了 105 例脑膜瘤中有 51% 出现内部钙化,而最近的一项研究报道 53 例脑膜瘤中有 75% 出现钙化。Kobayashi等人使用大于60HU的Hounsfield单位(HU)值将脑膜瘤归类为CT影像学钙化。作者发现 HU 值与症状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59)。此外,比较两种最常见的组织病理学亚型时发现,相比脑膜上皮肿瘤,砂砾体肿瘤平均具有显著更高的 HU 值。钙化肿瘤的手术时间也更长,估计失血量更高,术后功能改善略低。这可能是由于切除更坚硬的肿瘤肿块的额外手术挑战,导致对脊髓的机械刺激增加。因此,脑膜瘤钙化基于 CT 的 HU 量化可能有助于预测手术结局和切除术后的功能改善。
除了区分脑膜瘤亚型外,一些研究还试图建立明确的标准来区分脑膜瘤与其他硬膜内髓外病变。除了脑膜尾征外,脑膜瘤和神经鞘瘤之间的其他关键影像学和临床特征也直接进行了比较(表2)。脑膜瘤和神经鞘瘤之间以及相对于周围组织表现出不同的 MRI 信号强度。与脑膜瘤相比,脊髓神经鞘瘤中肿瘤和皮下脂肪之间的信号强度比显著更高(阈值为 0.42,灵敏度为 80%,特异性为 70-75%)。最近,Hung 等人证明 MR 影像学的定量信号强度测量可以区分脊膜瘤和神经鞘瘤。具体而言,与脑膜瘤相比,神经鞘瘤的 T2max、T2min、T2mean、T1CEmax 和 rTF 均显著升高。在对比增强 MRI 中,神经鞘瘤显示出强烈的异质性强化和边缘强化,而脑膜瘤显示出更中等和均匀的强化。
表2
脑膜瘤和神经鞘瘤也可以根据它们的解剖学和形态学特征进行区分。Zhai 等人报道,平均而言,神经鞘瘤显著大于脑膜瘤。神经鞘瘤也最常位于胸椎和腰椎的背外侧区域,而脑膜瘤最常位于胸椎的腹侧和腹外侧区域。与脑膜瘤相比,神经鞘瘤更常表现为哑铃状外观,椎间孔增宽。此外,Lee 等人发现神经鞘瘤囊性改变(神经鞘瘤,96%;脑膜瘤,24%)和神经孔延伸(神经鞘瘤,29%;脑膜瘤,3%)的频率显著更高。
最后,最近探索了用于区分硬膜内髓外病变的深度学习算法。Maki等人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分析,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将术前MRI图像(T2加权和对比增强T1加权)分类为脊膜瘤或神经鞘瘤(n=50 名神经鞘瘤患者,n= 32 名脑膜瘤患者)。该算法能够准确分类肿瘤类别,曲线下面积为 0.876,受试者工作特征为 0.87。这项研究为深度学习网络提供了有前途的新途径,帮助区分术前 MRI 图像上的关键肿瘤特征。
管理和预后
手术切除是脊膜瘤的主要治疗方法,目标是实现完全切除(Simpson I级和II级)。大多数脊膜瘤表现为单个病灶,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存在多个病灶。在评估多个病灶时,重要的是要识别并手术靶向最导致患者症状的病灶。脊膜瘤的手术方法主要取决于肿瘤位置、大小和患者特征。一般来说,应尽可能采用靶向半椎板切除术,以避免生物力学不稳定并限制对器械的需求。
脊膜瘤手术切除后神经功能通常会得到改善或稳定。最近一项系统综述评估了 42 项研究的术后结局,发现 65.2% 的患者神经功能状况改善,而 28.8% 的患者在手术切除后保持不变。一项队列研究纳入了131例接受脊膜瘤手术治疗的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0%和0.8%。尽管手术切除后的结果总体良好,但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和长期神经功能恶化。因此,几项研究试图确定脊膜瘤手术切除后结局的预后因素。
可预测神经系统结局的患者相关因素包括术前神经系统状态和括约肌功能障碍。关于患者年龄对手术结局的潜在影响的证据相互矛盾。肿瘤因素,如蛛网膜/软脑膜浸润、前部肿瘤位置、肿瘤大小、WHO II/III 级、肿瘤钙化、有丝分裂 Ki-67 指数和复发性病变可能预测切除术后结局较差。此外,术前就诊时间(从诊断到手术的时间)和较高的 Simpson 级别 III/IV 切除术被确定为术后神经系统结局的重要预测因素。
虽然术中神经监测(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已被提出作为改善功能结局的潜在工具,但证据仍无定论。在一项对 100 例硬膜内-髓外脊髓肿瘤切除术(包括脑膜瘤切除术)的回顾性研究中,Korn 等人表明术中神经监测对识别手术期间脊髓的医源性损伤具有高度灵敏度(0.82)和特异性(0.95)。Hohenberger 等人还提出,术中神经监测可能改善脊膜瘤切除术患者的功能结局。相比之下,Harel等人未观察到术中神经监测的术后结局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术中神经监测可能对手术复杂的病例有用,虽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多种因素可能与脊膜瘤切除术后的临床恢复和预后有关。试图将这些因素纳入预后工具,导致了脊膜瘤预后评估评分(SPES)的发展,该评分使用了4个变量:前部病变位置、术前括约肌损伤、复发性病变和术前功能状态。术前 SPES 评分与术后 Frankel 和 McCormick 评分相关。需要进一步将分子和遗传因素纳入脊膜瘤患者的综合预后工具。
几项研究评估了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因素。手术切除程度是肿瘤复发的关键预测指标,完全切除(Simpson I 级或 II 级)的复发率低(0-13%)。Nakamura 等人对 68 例脊膜瘤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研究(平均术后随访时间为 12 年)。完全切除患者(Simpson I 级或 II 级)的复发率为 9.7%,而不完全切除患者(Simpson III 级或 IV 级,共 6 例患者)的复发率为 100%。Simpson I/II 级和 Simpson III/IV 级切除术的脊膜瘤复发率存在显著差异,而 Simpson I 级和 II 级切除术之间的复发风险差异仍不清楚。Barber等人和Kobayashi等人均报道,Simpson I级和II级切除术在脊膜瘤复发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相比之下,Volrich等人表明,由于随访时间不足,文献中可能低估了Simpson II级复发率。尝试对脊膜瘤进行常规 Simpson I 切除术时可能出现特定的挑战。具体来说,完全切除受累硬脑膜并随后需要硬膜成形术,尤其是在腹侧病变中,可能涉及重要的脊髓操作,并且脑脊液漏率较高。因此,可能首选单独切除硬脑膜内层并保留硬脑膜外层,以限制对复杂硬脑膜重建的需要。在10例脊膜瘤患者中,使用这种策略的切除,在中位随访132个月时没有复发。较高的 WHO 分级和蛛网膜/软脑膜浸润是术后肿瘤复发的额外预测因子。此外,多项研究表明,斑块病变、肿瘤钙化、椎间孔位置、脑膜尾征的影像学证据、男性、年龄较小以及先前存在膀胱和肠道症状也与较高的脊膜瘤复发率有关。
脊膜瘤使用辅助治疗的证据有限。对于不宜手术的患者或次全切除后出现非典型或恶性病变的患者,可考虑辅助放疗。Yolcu等人报道,恶性病变的辅助放疗与死亡率降低相关。此外,其他研究表明,当较高级别肿瘤无法手术切除时,如果剂量适当,放疗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疗法。
总 结
脊膜瘤占原发性脊髓肿瘤的很大一部分。虽然脊膜瘤大多数是良性的,但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损伤和生活质量下降。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具有不同流行病学、病理学和预后特征的脊膜瘤的显著异质性。分子和遗传学研究识别了区分不同脊膜瘤亚型的不同特征。此外,这些亚型似乎与颅内脑膜瘤亚型不同,强调了需要进一步关注这一独特实体。更好地了解脊膜瘤的分子和基因组图谱可能有助于更准确地预测临床结局、复发率和管理决策。未来,对脊膜瘤的分子和遗传基础的持续研究可能进一步定义具有临床和预后相关性的不同亚型,与颅内脑膜瘤的进展平行。
参考文献:
Dylan Deska-Gauthier, Laureen D Hachem, Justin Wang, Alex Landry, Leeor Yefet, Chloe Gui, Yosef Ellengbogen, Jetan Badhiwala, Gelareh Zadeh, Farshad Nassiri, Clinical, Molecular and Genetic Features of Spinal Meningiomas, Neuro-Oncology Advances, 2024;, vdae123, https://doi.org/10.1093/noajnl/vdae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