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UEGW | 新型P-CAB凯普拉生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2024年10月,第32届欧洲消化疾病周(UEGW)在奥地利维也纳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举行,一项关于新型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凯普拉生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发布,引发广泛关注1。该项研究旨在评估凯普拉生四联疗法与基于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H. pylori)根除治疗中的非劣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对这项研究进行详细解读。
研究背景
幽门螺杆菌(H. pylori)是中国常见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感染率高达44.2%2,3。传统的一线H. pylori根除疗法包括三联疗法和铋剂四联疗法,其中PPI在提高抗生素效果方面发挥关键作用4,5,6。然而,与PPI相比,P-CAB显示出更强和持久的酸抑制效果。凯普拉生作为新型P-CAB,已于2023年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7,8,9。
研究目的&方法
本研究旨在评估凯普拉生四联疗法与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在H. pylori根除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共纳入573例18至70岁的成年患者,这些患者通过13C-UBT确认为H. pylori阳性。排除标准包括H. pylori根除史、药物过敏、上消化道出血、活动性溃疡、恶性肿瘤、严重系统性疾病、影响胃酸分泌的手术、肝肾功能障碍、近期使用PPI/P-CAB/抗生素/铋剂、药物或酒精滥用等。
研究结果
基线特征表明,凯普拉生组(KEV)和艾司奥美拉唑组(ESO)的耐药率分别为50.52%和44.06%(P > 0.05),但凯普拉生组略高于艾司奥美拉唑组(表1)。
表1: 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基线特征 (ITT)
注: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或受试者数量,括号内为百分比
意向性治疗(ITT)分析显示,凯普拉生组有87.8%患者成功根除H. pylori,而艾司奥美拉唑组为82.52%,两组之间的根除率差异为5.29%(95%CI:-0.55%~11.18%,P=0.0750)。在符合方案集(PPS)中,凯普拉生组的根除率为93.49%,艾司奥美拉唑组为88.24%,治疗差异为5.25%(95%CI:0.29%~10.45%;P=0.0382)(表 2)。
表2: 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
a Miettinen & Nurminen method.
b 对于“合并使用影响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的禁用药物”或“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检测时间超出临床可接受的时间窗口(访视时的检测时间在最后一次服药后≥4周)”的合并事件,采用假设策略,将缺失数据填补为“未根除”作为治疗后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状态
研究结论
凯普拉生四联疗法在H. pylori根除治疗中显示出非劣效性,可能优于基于艾司奥美拉唑的治疗方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这些结果支持凯普拉生四联疗法在H. pylori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参考资料:
[1] Niandi Tan. et al. The efficacy of Keverprazan based quadruple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a phase III, randomized, double-blind, multicenter trial, in UEGW week. 2024: Vienna, Austria.
[2] Leja, Mārcis et al. Helicobacter vol. 24 Suppl 1 (2019): e12635.
[3] Ren, Shuai et al.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vol. 37,3 (2022): 464-470
[4] Fallone, Carlo A et al. Gastroenterology vol. 157,1 (2019): 44-53.
[5] Zhou, Liya et al.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vol. 135,24 2899-2910. 20 Dec. 2022.
[6] Labenz, J.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vol. 15,3 (2001): 413-31.
[7] Tan, Nian-di et al.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vol. 37,11 (2022): 2060-2066.
[8] Chen, Songfeng et al.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vol. 55,12 (2022): 1524-1533.
[9] Sakurai, Y et al.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vol. 42,6 (2015): 7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