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大肌的解剖及手法治疗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腰大肌之解剖
腰大肌分两层(一长一窄)非羽状(其一为斜短纤维)肌肉位在腹部深部。腰肌的后层附着在五节腰椎之横突,前层则附着在椎体前外侧面及胸椎第12节开始至腰椎第5节之椎间盘。
腰肌与髂肌之肌腱汇聚在一起并附着于股骨小转子,称为髂腰复合体,其被薄坚韧的髂腰筋膜包覆。(约50%的人会发现腰大肌会分化出腰小肌其末端附着到髂骨筋膜及骨盆底部之内侧) 。
腰大肌(绿色)上面观。左边表示腰大肌被髂腰肌筋膜包覆:右边的腰大肌以半透明呈现,可看到腰神经由中间穿出,所以腰神经丛与腰大肌之敏感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左右两侧的腰大肌会与两侧竖脊肌一起围绕在脊柱旁,如同四个壮汉围绕成一个柱子。不论站或是坐,两边同时收缩皆会提供稳定的功能。
当身体做出侧弯或是旋转的时候则单边收缩,过程中会对脊柱产生强大的力矩。
腰大肌与竖脊肌在脊椎,如同四个壮汉般稳定固定
有鉴于此,先前有研究针对脊椎侧弯的患者, 将其较短的腰肌切断来改善脊柱侧弯,但效果不佳后即没有在做这种偏极端的处理方式(其表示虽然腰肌会促使躯干旋转,但并非造成特发性脊椎侧弯的主因)。
腰肌是很敏感的,可能与其在身体直立姿势下的本体感觉功能有关。如果我们将腰肌想象成身体本体觉的感受器,将脊柱的位置及动作讯息传送至中枢神经系统,而不仅仅是肌肉的话,或许对我们在处理敏感性的问题会有帮助。由于许多神经会穿过腰肌,故腰肌极为敏感 。
腰大肌(绿色)其肌腹有神经穿过,腰方肌位于其外侧(红色)
由于腰肌位于脊神经出口处旁,腰神经丛被腰肌的前后层像三明治一样夹住 。
此为腰椎4、5节的水平切面图,脊神经(绿色)被腰椎的前后层像三明治般夹住
此处神经干包含闭孔神经、生殖股神经、坐骨神经等等,都会穿过腰肌的肌腹。此种结构让该处产生某些类型的神经挤压痛,如腹股沟痛、坐骨神经痛、股神经痛。临床经验中,有观察到将腰肌放松有助于中枢型坐骨神经痛的患者。
处理腰肌安全吗?
腰肌周围存在许多敏感结构包括:大动脉以及下腔静脉;肾脏、血管;输尿管、卵巢、输卵管、子宮;腹部淋巴管和淋巴结;以及肠子及肠系膜。
所以,如果没有准备好就对此区结构做处理势必为不理智之举动,且会有一定的危险。幸运的是,处理腰肌而导致伤害是非常少见的。
在腰肌的处理原则很少会大力的加压,腰肌本身本体觉很好,所以只要简单的触碰其反应会很快速;且记得在处理之前必须要跟患者沟通,如此不会造成伤害或是破坏围绕在周边的构造。
有些觉得处理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处理腰肌时情绪反应的状况。但有时不论多缓和的处理腹部,患者还是会觉得焦虑、悲伤等等。
当然这些反应也会在处理身体其他部位时发生,这些身体反应对于腹部可以说是特殊的角色,尤其对腰肌。这可能跟腹部内脏神经系统(围绕并穿过腰肌)去设定身体情绪反应有关。
处理腰肌的好处
1.把更多的动作找回来。
2.找回本体觉。
特别是,我们观察到直接处理腰肌所产生的效果有。
立即的改善某些患者的背或是骶髂之疼痛(包含急性与慢性);
改善坐骨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生殖股神经所分布区域之疼痛;
患者回馈本体觉有增加,较易放松、可活动、能平衡、亦能将身体在站姿、走路、跑步时导回中线。
腰肌的手法可以直接处理背痛、中枢型坐骨神经痛、关节活动之限制(腰、骨盆及髋部)。
由于腰肌连接了身体的上下端,且具高度感觉及本体觉之功能,所以我们也常用腰肌手法做每一次介入的收尾。此阶段的目标从原本的活动度、延展度等转成身体大部分的本体觉刺激,作为平静、平衡以及收尾的部分。
腰肌手法
请患者躺姿(脸朝上),让他膝盖抬起。如此可以放松腹壁筋膜,有助于施展手法更舒服及较少的侵入。不要在膝盖下面放枕头,才能够有正确的本体觉刺激,并且在主动活动时不会受到限制。
腰肌手法(躺姿),有耐心的,轻摸腹部慢慢深入,主要目标在唤出本体觉,压力给予必须要很轻及细腻
当你准备好要处理患者的时候,确保你的方式及心态是放松的、细腻并且不会紧张。腹膜内的脏器组织不像四肢及脊椎的筋膜般之厚实,需要不一样的速度、压力及呈现方式。
站在患者一侧,从该侧至肚脐的中间处下手。用细腻的心去触摸,不要有推压的动作。慢慢地,配合患者的呼吸,沉入触摸至腹部。想象去摸到水桶中的水球,有耐心地等待慢慢滑入底部,滑过水球(内脏) 。慢慢地朝背部的后内侧沉入,并且慢慢地靠向身体中心。
按压方式必须要很小心,患者的姿势类似一个桶里边装着水球(内脏),然后底部有一个气球
此手法最安全的原则是维持在肚脐以下的范围。如果往上则可能伤害肾脏,并切记手法要轻柔,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好好练习维持在肚脐以下,直到经验足够去了解按压患者腹部的任何反应。
一样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确定施予的手法及速度是在舒适的状态下。鼓励放松的呼吸,在呼气时会让你的手能沉入其腹部。有的时候约莫5至10次呼吸时,停止沉入,你会发现正触碰到紧紧的腹壁。
请患者用最小的动作去移动脚。将膝盖往天花板的方向抬起。如此会让你及患者感受到腰肌的收缩。如果有必要可以调整姿势,重复此动作直到你确认到了腰肌。
记住!此区域是敏感的,不应该出现疼痛以及不舒服。
直到患者觉得舒适,你可以加入不同的东西,让患者去感受腰肌、脚的连接。尝试膝盖弯起然后朝两侧移动 ,或是将脚移出床外。
在沉入完并触摸至腰肌后,请患者主动做髋部弯曲或是弯起膝盖并朝向两侧移动,确认你触摸到的腰肌有作用
请患者动作放慢,如果发现触摸会让患者动作无法呈现或是更敏感,那么请放开触摸。如果已经可明确地在各个动作去感受到腰肌,那么就慢慢地放下,对另一边重复上述的步骤。
腰肌手法(侧躺)
患者在侧躺姿下处理腰肌也是舒适的。此方式可运用在肚子比较大的人。
腰肌手法(侧躺)通常在躺姿下不舒服或无法触摸时使用,因为在此地心引力不会协助你慢慢沉入的手法,所以缓缓地朝后方施加压力是必要的。一样用轻柔的手法处理,记住任何时刻都要很细心地处理
站在患者背后并维持一个舒适的位置,依旧保持耐心、细心、不要推挤的方式去触摸(如同躺姿时的原则),慢慢地朝后方深入是必要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地心引力无助于你的手法。
切记,即便是一点点的施力都要注意速度及感觉的给予。
如同躺姿的情况,请患者做一点点的髋部弯曲 、外展及内收,目的在分化并加强腰肌各动作的感觉。
如同躺姿时的情况,侧躺时加入髋部轻微及缓和的弯曲来增加不同层面本体觉输入
腰肌手法
适应症:
下背痛、骶髂关节痛。
由腰椎神经引起的痛,如股神经或中枢型坐骨神经痛。
腰、骨盆、髋部之活动度受限。
目的:
增加腰肌本体觉及脊椎与脚的功能性。
介入后身体的上、下段能够互相配合。
说明:
慢慢地深入至腹部里面。等待带内脏往旁边移动。确保在舒适的情况下使用适当的手法及速度。
当腹部软化后,请患者慢慢地主动动作。
动作:
慢慢地髋部弯曲。
膝盖左右移动(平躺姿),侧躺下做外展内收之动作。
平躺下慢慢地把一脚滑出床缘(髋伸直)。
总结
相较于其他处理腰肌的方式,大部分的目标都是增加本体觉的唤起。如果腰肌之活动度及耐力有提升的话,上述情况会自然发生。
增强腰肌本体觉是对于背痛及其他问题是有治疗效益的。这个手法唤起之新的感觉即为此技术的重点, 至于力量给予之合适度,在于时常接受腰肌手法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