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Exp Orthop:膝关节置换术中腘动脉损伤的相关研究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膝关节置换术中腘动脉损伤是一种罕见的并发症。据报道,该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03%-0.06%。腘动脉撕裂的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通常需要进行血运重建手术,甚至截肢。腘动脉起源于股深动脉,穿过腘窝后-上-内侧的内收肌孔。然后斜向下穿过窝,直到在窝的后下外侧分岔入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在关节线水平,一些研究显示动脉位于中线或略偏中线,靠近外侧半月板后角。在腘窝,动脉是相当可移动的,被脂肪和松散的结缔组织包围。
近端系于内收肌裂孔处,远端系于分叉处。Vernon等研究了尸体膝关节屈曲时腘动脉的运动。他们报告说,动脉的向后移动是由于膝状中动脉的构象。该动脉在伸展时盘绕,在屈曲时解卷,使腘动脉向后移动。在传统的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是在膝关节屈曲和胫骨半脱位的情况下切开的。这被认为是保护腘动脉在胫骨切割时免受撕裂伤,使动脉向后脱落。随着微创技术的出现,外科医生在切割之前可能不会弯曲膝盖或使胫骨半脱位。一些技术,如保四头关节技术,需要先切开胫骨,通过一个小的手术窗口,使用最小的膝关节屈曲。
因此,如上所述,由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采用了各种新的入路,我们进行了这项基于尸体的研究,目的是在不同程度的胫骨屈曲和半脱位的胫骨近端切除术中检查腘动脉与胫骨后皮质的关系。
方法:对6具尸体进行股动脉灌注不透射线染色。膝关节放置在两个不同程度的屈曲和三个半脱位。测量胫骨后侧标准化标记物与腘动脉之间的x线距离。
x线测量显示从切除平面穿过胫骨后皮质点到与腘动脉相交点的距离。90°屈曲,无半脱位(a);90°屈曲,50%半脱位(b);90°屈曲100%半脱位(c);115°屈曲,无半脱位(d);115°屈曲,50%半脱位(e);115°屈曲和100%半脱位(f)。该标本显示不相交。(a)代表性标本的X线测量,测量从切除平面穿过胫骨后皮质点到其与腘动脉相交90°屈曲且无半脱位点的距离。(b)代表性标本的X线测量,测量从切除平面穿过胫骨后皮质点到与腘动脉在90°屈曲和50%半脱位处相交点的距离。(c)代表性标本的X线测量,测量从切除平面穿过胫骨后皮质点到在屈曲90°处与腘动脉相交点的距离,100%半脱位。(d)代表性标本的X线测量,测量从切除平面穿过胫骨后皮质点到其与腘动脉相交115°屈曲且无半脱位点的距离。(e)代表性标本的X线测量,测量从切除平面穿过胫骨后皮质点到其与腘动脉在115°屈曲和50%半脱位处相交点的距离。(f)代表性标本的X线测量,测量从切除平面穿过胫骨后皮质点到其与腘动脉在115°屈曲和100%半脱位处相交点的距离。该标本显示不相交
由两位独立调查人员进行的一系列测量和统计结果
90°和115°半脱位屈曲值的比较
半脱位度内屈曲值的比较
结果:屈曲90°时,从胫骨钉到腘动脉的平均距离从0%增加到50%到100%半脱位。增加有统计学意义(Friedman检验p = 0.016)。中性半脱位和100%半脱位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符号检验p = 0.031)。在屈曲115°时,随着半脱位的增加,从钉到腘动脉的平均距离显著增加(Friedman检验p = 0.05)。在三个标本中,在115°屈曲和100%半脱位时,一条垂直于胫骨轴线的线未能与腘动脉相交。在一定程度半脱位时,测量的屈曲距离从90°增加到115°,但这种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
结论:增加胫骨屈曲和半脱位可增加胫骨平台切面与腘动脉之间的距离,降低撕裂伤的风险。
原始出处:
Marc, Hungerford; Carmen P, Pichard-Encina; Ashlie, Boner;Measured distance from posterior tibia to popliteal artery increases with flexion and subluxation of the knee.J Exp Orthop 2024 Jul;11(3):e12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