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病例】 一种病和一首诗:病例分享——自身免疫性肠病1例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病史详情
女,48岁,腹泻2月余。患者于2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最多15次/天左右,为绿色或黄色水样便,无粘液脓血,伴乏力明显,伴发热,体温最高39℃,无腹痛、腹胀等不适,自行口服蒙脱石散效果欠佳。就诊于当地医院予以对症治疗后未见缓解,同时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
患者进一步至上级医院会诊,考虑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重度紊乱。治疗后腹泻略有好转出院。出院后患者腹泻再次出现反复,10余次/天,无明显腹痛、发热等不适。遂来我院就诊。
本次内镜所见:
胃:
胃体小弯、胃角及胃窦粘膜柔软欠光滑,色泽红白相间明显,粘膜下血管纹透见,胃底体散在点片状发红充血,粘膜水肿。蠕动正常,粘液湖量大、黄绿色。
十二指肠:
球降粘膜未见明显异常,降部以远水平段粘膜水肿、皱襞肿胀、局部透亮,分别于水平段分开取材,质软。
在该病例活检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正常小肠的组织学结构镜下表现:
绒毛与隐窝的比值3-5:1(回肠绒毛短)
上皮内可见淋巴细胞(约20/100),潘氏细胞和杯状细胞
隐窝基底紧邻黏膜肌
黏膜固有层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组织细胞及肥大细胞(十二指肠处密度最高)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十二指肠粘膜的结构:
1、组织结构:想象这是一个正常城市里,有高楼有矮楼,排列有序;在十二指肠这个城市里,绒毛是高楼,隐窝是矮楼,排列有序。
2、细胞种类:想象在一个正常城市里有不同职业的人,工农商学兵等等;在十二指肠这个城市里,主要有4种工作细胞:吸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
3、微环境:想象在一个正常城市里除了不同工作,还有维护社会治安的警察,军队,安保等人员,类似于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肥大细胞等。
细胞种类:
(这是家里的二年级小朋友向我推荐的动画片,“工作细胞”, 主要讲的是血液系统的细胞和免疫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是主角。我最喜欢的是巨噬细胞,又美又飒,杀敌也毫不含糊!)
现在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本例病变:
1、组织结构:正常城市的高楼都不见了,变成一排类似营房的建筑,在正常城市不会出现,提示这是一个特殊的场所,进入戒备状态;在十二指肠这个城市里,绒毛被毁损,变成类似大肠的扁平粘膜;若不是粘膜下层的Brunner腺体,断然看不出这是个十二指肠的部位。
2、细胞种类:各行各业的人死伤无数,剩下的大多为身强力壮的人员;在十二指肠这个城市里, 只剩一些吸收细胞为主的细胞。
3、微环境:警察,军队,安保等人员显著增多,主要是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等等。
以上两张切片,深刻的体会到了和平与战争的改变。
战争不外乎内战和外战,在机体的表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外源性感染性疾病(如真菌,病毒等)。
学习这个病例的时候正好是3月份,想起了这两首诗:
正常粘膜:春和景明,草长莺飞三月天。
岁月静好在城市(十二指肠)的表现:高楼矮楼(绒毛和隐窝);不同职业(四种细胞);环境安保(各种免疫细胞)。
病变粘膜: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
突发战争在城市(十二指肠)的表现:夷为平地(绒毛消失);人员受损(大部分细胞消失);紧急戒备(各种免疫细胞增多)。
我们进一步高倍镜下看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高倍镜下特点:
1、基底部抬高,淋巴、浆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提示慢性炎;
2、吸收细胞为主,其他包括杯状细胞,Paneth细胞,肠内分泌细胞等均消失。
此外,还可以见到隐窝凋亡和隐窝脓肿:
左图:隐窝凋亡;右图:隐窝脓肿
我们对以上形态特征小结做个小结:
1、组织结构——绒毛钝化,扁平,消失;
2、细胞形态——缺乏杯状细胞、Paneth细胞和肠内分泌细胞;隐窝凋亡增加,隐窝脓肿形成;
3、微环境改变——隐窝淋巴细胞增多;固有层中显著单核炎症细胞浸润。
进一步补充临床病史
部分自身抗体阳性,C反应蛋白稍增高,IgA和补体轻度降低。
最终诊断
结合临床及形态学改变,考虑为自身免疫性肠病(AIE)。
(本例为结合临床的排除性诊断,无AIE相关抗体检查的证据,关于该病诊断指标见下。)
疾病简介:
自身免疫性肠病(AIE)是一种罕见的疾病,通常表现为在刚出生的几个月的慢性腹泻。儿童常见,成人也可以发病。
在AIE中,免疫系统攻击肠道粘膜,导致严重的吸收不良症状。患者通常会产生各种自身抗体针对抗不同器官中的自身抗原,包括胰腺、小肠和甲状腺。存在AIE的患者伴有严重和持续的炎症性腹泻,腹痛、体重减轻和营养不良,并对饮食限制无应答。可存在循环肠道上皮细胞自身抗体,如抗杯状细胞或抗肠细胞抗体。
根据 2007 年梅奥医学中心 Salma A 等提出的诊断标准, AIE 的诊断标准具体为:
①慢性腹泻(持续时间>6 周) ;
②有吸收不良的临床表现;
③小肠黏膜特征性病理改变:包括小肠绒毛部分或完全变钝,深部隐窝淋巴细胞增多,隐窝凋亡小体增多,表面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不明显;
④排除其他导致小肠绒毛萎缩的疾病 ;
⑤抗肠上皮细胞( anti-enterocyte,AE) 抗体和(或)抗杯状细胞( anti-goblet cell,AG) 抗体阳性。
同时满足1至4标准即可以诊断; 抗体的存在更加支持诊断,但抗体阴性也不能除外诊断。
2014年的一篇文献提出AIE小肠活检病理组织学模式,分为4种:
1.活动性慢性十二指肠炎(ACD):绒毛变平,混合炎细胞浸润(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隐窝炎(有或无隐窝脓肿);伴有或不伴有腺上皮凋亡增加。浆细胞是炎症浸润中的主要细胞类型。
2.类乳糜泻病(Celiac-like):绒毛变平,表面上皮中有明显增加的上皮内淋巴细胞(>40个上皮内淋巴细胞/100个上皮细胞)。
3.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like):腺上皮中增加的凋亡(>1个凋亡形态/10个隐窝),相对缺乏炎症。
4.混合/无优势模式:≥2种模式的混合或特征不足以满足上述3种模式的任何一种。
此外,AIE可以累及消化道其他部位,食管可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偶见细胞凋亡;胃可表现为慢性胃炎、慢性活动性胃炎;腺体凋亡增多;淋巴细胞性胃炎及自身免疫性胃炎。结肠可表现为慢性活动性肠炎,隐窝上皮细胞凋亡增多,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等现象。
我科陈翠敏医生曾经在“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公众号发表过一例“反复腹泻,需警惕自身免疫性肠炎”病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
以下是主要的鉴别诊断:
1、乳糜泻
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性肠病,由遗传易感性个体摄入膳食谷蛋白引起。非IgE介导,以相应临床表现、血清特异性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表型为特点。
①形态学检查
十二指肠活检中如果出现粘膜结构改变并伴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则对乳糜泻更有特异性;如果上皮内淋巴细胞仅为轻度增多,隐窝凋亡增加,伴显著的急性炎症(尤其是隐窝脓肿),以及杯状细胞和Paneth细胞的缺失,提示AIE可能性大。
②血清学检查(循环肠道上皮细胞抗体,腹腔血清)应该进行帮助这种区分。
③AIE患者最初可能被认为是乳糜泻 ,但如果症状在无麸质饮食中持续存在,则应予以考虑AIE。
2、CVID普通可变型免疫缺陷病
是一种成份混杂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B细胞功能不全伴免疫球蛋白分泌障碍,常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易伴发各种感染(机会感染) 。
①胃肠道组织学改变:小肠绒毛萎缩,浆细胞减少或缺乏是最显著的特征;排除已知原因的原发性或继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小肠绒毛萎缩,隐窝增生,上皮及隐窝内淋巴细胞增多,隐窝内见凋亡小体,局灶性活动性炎,杯状细胞及潘氏细胞存在。
②临床病史: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伴复发性感染。
3、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发生在供体免疫细胞对不被识别为“自身”的受体组织产生反应时。GVHD可以影响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包括皮肤、胃肠道、肝脏和肺部。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GVHD通常发生在移植后的前100天内,而慢性GVHD则较晚出现。
①内镜所见:胃肠道黏膜出现水肿和红斑,伴有溃疡、结节、易碎性和广泛出血。黏膜脱落也可能存在。
②病理镜下所见:隐窝细胞凋亡,隐窝丧失,隐窝脓肿,溃疡,可存在神经内分泌细胞团。
注:
1、十二指肠的正常结构图片摘自《病理医师实用组织学》(第4版),部分非专业图片来自网络,如不慎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本笔记为笔者学习病例过程中对病例特征的个人心得及随想,个人学习过程有可能存在理解错误,仅供个人交流学习使用,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