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eus:基于McFarland - Osborne入路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研究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轻微外伤后常见的骨损伤。年轻个体在高速创伤或多发创伤后也可能发生股骨颈骨折。在儿科人群中,这种情况较少见。准确复位和内固定是股骨颈骨折骨折愈合的强制性要求,因为髋部受到各种肌肉群作用的高度剪切应变。了解髋关节的精确解剖和生物力学动力学对骨科医生至关重要。Al-Hayani认为,臀中肌和臀小肌各由多个不同的部分组成,臀上神经的分支分别服务于每个部分。在步态周期的各个阶段,这些肌肉在稳定髋臼内股骨头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具体来说,与股骨颈平行的臀中肌和臀小肌后段对这种稳定性有重要作用。此外,阔筋膜张肌由于与体重线和股轴平行,有助于稳定体重和髋关节。
多年来,移位性股骨骨折的治疗已经从复位和内固定转变为髋关节置换术。半关节成形术采用不同的方法。髋关节入路可采用两种入路中的任何一种。1)采用完整的臀中肌入路(Hueter和Langenbeck入路)接近髋关节;2)通过分割臀中肌的连续性(Smith-Petersen)或通过分割其止点(Kocher, Murphy, Ollier, Brackett)接近髋关节。1954年,Bryan McFarland和Geoffrey Osborne描述了一种在髋关节后路手术中保持臀中肌完整性的方法。1984年,James McLauchlan描述了通过臀中肌直接外侧入路进入髋关节的方法。该入路建立在1954年McFarland和Osborne的解剖学观察基础上,他们注意到臀中肌和股外侧肌通过覆盖大转子的厚骨膜在功能上是连续的。1986年,Desmond Dal描述了大转子前部的截骨术,保留了臀中肌、股外侧肌和臀小肌对大转子的附着。
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Bryan McFarland和Geoffrey Osborne的原理,为股骨颈部骨折患者的双相半关节置换术提供一种渐进式方法。本研究还将关注微创入路和骨膜套与大转子的再附着。
材料和方法:1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改良McFarland - Osborne入路手术,随访6个月。通过改进的活动能力和辅助评分矩阵分析功能结果。
标记切口
脂肪和阔筋膜沿皮肤切口切开
转子囊
臀中肌和股外侧肌的前后边界
臀中肌的前2/3
钝性剥离穿过股外侧肌前2/3部分
股外侧钝性剥离完成
骨膜套管
大转子的骨膜
Osteoperiosteal套筒
对股骨颈形态的理解
从大转子的上表面到后表面钻四个孔
固定骨膜
关闭切口
随访1个月后进行活动能力和辅助功能评分
一个月的活动能力和辅助评分
三个月时的活动能力和辅助能力评分
结果:14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的活动能力和辅助功能评分达到损伤前状态。与损伤前相比,6例患者跌倒1次,1例患者跌倒2次。
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该方法是一种优于传统方法的方法,在剥离难度、降低神经血管结构风险和减少术后髋关节脱位方面具有显着优势。此外,它显示了一个有利的结果,使恢复到损伤前的活动水平。
原始出处:
Chandra, Shekhar; Anil K, Joshi; Mohd R, Warsi;Enhanced Surgical Techniques in Orthopedics: A Comprehensive Guide for Surgeons Based on Modification of the McFarland and Osborne Approach to the Hip.Cureus 2024 Jul;16(7):e6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