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霉素B在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由于免疫功能下降患者(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慢性免疫抑制、烧伤、糖尿病以及使用广谱抗菌药)日渐增多,导致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s,IF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IFD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重要死亡原因之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IFD相关病死率高达50%,肺部是IFD主要侵犯部位。由于早期临床诊断准确性低,真菌培养需要3~5 d才能获得结果,因此尽早开展抗真菌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依据中国《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六次修订版)》,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推荐治疗IFD药物包括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等。目前用于临床的两性霉素B制剂包括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amphotericin B deoxycholate,d-AmB)、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amphotericin B lipid complex,ABLC)、两性霉素B胆固醇复合体(amphotericin B colloidal dispersion,ABCD)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liposome amphotericin B,L-AmB)。因两性霉素B溶解度有限且口服生物利用度差,故所有制剂均为非肠道制剂,且具有较长半衰期,给药频次可以为1次/d。

本论文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病科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罹患恶性血液病合并IFD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住院期间两性霉素B的临床使用情况,为指导恶性血液病患者两性霉素B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两性霉素B在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作者:梁文馨1,4,周维英1,2,李菲3,徐娟4,白楠4,蔡芸4,王婷婷1,2  

单位:1. 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2. 重庆市药物代谢研究重点实验室;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液病科;4.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药剂科药物临床研究室

目的  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住院患者两性霉素B的临床用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21年1—12月血液病科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罹患恶性血液病合并IFD并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人口学特征、影像学检查、真菌实验室检查、两性霉素B药品的用法用量等资料。

结果  共纳入131例患者,其中临床诊断26例(19.85%),拟诊52例(39.69%),未确定53例(40.46%)。28.57%(34/119)患者(1,3)-β-D葡聚糖试验阳性,13.45%(16/119)半乳甘露聚糖试验阳性,44.64%(50/112)患者真菌培养阳性。共培养64株真菌,以念珠菌属居多(55株)。两性霉素B用法用量情况:111例(84.73%)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d-AmB),61例(46.56%)患者以静脉滴注途径给药,13例(9.92%)患者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55例(41.98%)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作为治疗前用药。109例(83.21%)患者采用抗真菌联合用药方案,以d-AmB联合伏立康唑居多。用于静脉滴注和雾化吸入的d-AmB 药物利用指数(DUI)值均<1.00,用于静脉滴注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DUI值为1.04。

结论  该院两性霉素B使用合理,在溶媒的选择上还需要提高,以期获得更高的临床效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引用格式

梁文馨, 周维英, 李菲, 等. 两性霉素B在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2, 21(11): 1068-1074.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23072.

爱去舞 人体艺术 妇科学问

下篇:吴一龙教授团队携全球研究再次登顶NEJM!阿来替尼辅助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

上篇:感染性疾病 VS 肝病:一场医学界的“福尔摩斯式”鉴别诊断挑战

首页 > 医疗学术
闽ICP备17012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