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医学的胜利:8公分肝癌患者从“不好治”到“成功根治”——“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联合“机器人微创手术”的创新疗法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普外科梁霄教授、放射科胡红杰教授、吴瑕教授,及核医学科黄中柯教授通力合作,成功实施了一项创新性治疗方案,将一位肿瘤直径达8公分并伴有脉管侵犯的肝癌患者从“不好治”转变为“成功根治”。这一疗法结合了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90Y-SIRT)和机器人微创手术,为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患者陈先生(化名)今年65岁,2023年3月在当地医院体检时发现肝脏内有一枚32mm的肝结节。尽管有慢性乙肝病史,但当时并未引起陈先生的重视,仅在家中进行中药调理。半年后,复查显示肿瘤已增大至80mm×50mm,并伴有肝右静脉和门脉右支部分受侵,且肝脏储备功能较差,临床诊断为肝细胞癌Ⅲa期,病情已属晚期。
由于肝脏肿瘤体积很大,手术切除风险高且疗效不佳,患者陈先生辗转多地,最终找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梁霄教授团队,寻求更优质的治疗方案。经过多学科团队(MDT)反复讨论,专家们决定首先采用90Y-SIRT以缩小肿瘤,待实现缩瘤降期后再进行微创手术切除的方案,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90Y-SIRT被誉为肝癌治疗的“核武器”,通过将钇-90树脂微球精准注入肿瘤供血动脉,集中高能量辐射消灭肿瘤细胞,在达到强效缩瘤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增大对侧余肝;方案中无化疗药物使用,因此可避免化相关毒副作用,为后续肝癌切除术创造安全有利条件。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放射科吴瑕教授团队通过99mTc-MAA模拟钇[90Y]树脂微球的介入手术,由核医学科黄中柯教授团队进行全面评估,最终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023年10月11日,患者陈先生顺利接受了90Y-SIRT联合免疫加靶向(PD-1单抗+仑伐替尼)的治疗方案。治疗期间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六个月后复查时陈先生的肿瘤已显著缩小,肿瘤指标从数百倍的异常值下降至正常水平,肝内残余癌细胞基本失去活性,展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MDT团队再次讨论后,一致认为患者已经具备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条件。
(图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钱塘院区肝癌MDT对陈先生病情进行多学科讨论)
(图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钱塘院区吴瑕教授为患者陈先生进行90Y-SIRT)
(图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钱塘院区梁霄院长为患者陈先生进行肝癌微创手术)
2024年3月27日,患者陈先生在怀着紧张与期待的心情下,成功接受了机器人腹腔镜下右肝右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肿瘤组织中已无存活癌细胞,患者达到临床治愈。至此,患者陈先生成为邵逸夫医院首位在90Y-SIRT后,实现大肝癌成功缩瘤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
患者陈先生表示:“特别感谢梁霄教授带领的肝癌MDT团队,这么多专家一起对我的病情进行反复讨论,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也感谢邵逸夫医院拥有这么先进的治疗手段,让我从最初万念俱灰的绝望中走出来,如今重获新生,真是太好了。”
梁霄教授总结道:“我们的多最佳的治疗方案,让肝癌患者获得最大的受益,从90Y-SIRT的成功,再到机器人微创学科团队包括肝胆外科、放射科、肿瘤放疗科、肿瘤内科等多位专家,通过不同视角全面分析患者病情,制定切除手术的成功,这不仅是医学上的成功,也是团队协作和患者信任的成果,而机器人切除的手术方式也能更加精确地分离血管切除肿瘤,为陈先生重新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也期待未来给其他肝癌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命希望!”
梁霄教授的介绍: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党委委员,钱塘院区院长助理,普外科副主任
浙江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候任主委
浙江省全省肝脏疾病多组学精准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
浙江省微创保健中心副主任
浙江省微创技术质控中心常务副主任
浙江大学微创外科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专业信息传播和医学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医师协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脾脏及门脉高压症学组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副主委
美国外科学院委员(FACS)
国际腹腔镜肝切除协会会员(ILLS)
美国Mayo clinic、法国Paul Broussel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