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感染!没想到,一个“节俭”的习惯险些要了他的命!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2024年6月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70岁的忠先生(化名)。忠先生躺在转运床上喘着粗气、浑身是汗,他四肢纤细瘦弱、肚皮却高高隆起。

检查结果初步判断为“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开腹手术中看到忠先生腹腔内感染得非常严重——不仅有大量淡黄色浑浊液体,还有多处肠道水肿发炎、积气积液造成了肠梗阻。经过医生救治,忠先生虽然从“鬼门关”逃了回来,但他的肾功能已经严重损伤,余生需要血液透析治疗。

怎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腹腔感染?

医生追问忠先生有没有吃过未热透的隔夜菜、生瓜果等,老人都一一否认了。但对忠先生的腹腔积液、大小便和痰液进行培养后,筛查出大量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念珠菌、革兰氏阳性球菌等多种病菌。

医生仔细地询问忠先生的生活细节,终于找到了“真凶”。原来,老人一向节俭,自己家里的砧板、筷子和木刀架等都用了10多年。梅雨季过后,这些厨房用具发霉长毛,但是舍不得扔,只是擦洗干净又用了起来。没想到砧板、筷子成了“细菌的温床”,感染了绿脓杆菌。而绿脓杆菌感染后会引起人体任何部位和组织的感染,如呼吸道、尿道、胃肠道、创伤等。

我们知道,人体固定腔内压力增加,导致缺血、肌肉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时,就会发生间隔综合征。这些“固定”空间受到肌肉和筋膜的限制,当它们肿胀时顺应性的改变十分有限。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是由不同原因导致腹腔内压力非生理性、进行性、急剧升高,影响内脏血流及器官功能,并进一步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所形成的一种临床症候群。任何原因引起的腹腔内高压都有可能导致ACS,ACS是一种常见于危重病人的严重疾病,ACS预后凶险。ACS定义为腹内压持续>20mmHg(伴或不伴腹腔灌注压<60mmHg),同时合并新发的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病因

腹部隔室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ACS和继发性ACS

原发性ACS的原因包括腹部钝性或穿透性创伤、出血、腹主动脉瘤(AAA)破裂、肠梗阻和腹膜后血肿。

继发原因包括怀孕,腹水,肠梗阻,烧伤,腹腔内脓毒血症和大量补液(> 3L)。

腹内压升高的慢性原因包括妊娠、肝硬化、肥胖、腹内恶性肿瘤和腹膜透析。这些都是导致腹腔内高压的原因,腹腔高压被定义为> 12mmHg。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压迫症状而出现的器官功能障碍定义为腹部间隔综合征

临床表现

ACS早期可出现呼吸困难、高碳酸血症、尿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后期可出现严重的腹胀、少尿或无尿、呼吸衰竭及心输出量减少。理论上子痫前期合并ACS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但由于子痫前期的血管炎性改变,导致组织间隙容量增加而加重水肿,低蛋白血症引发腹水而增加腹压,增大的子宫占据腹腔空间,肠系膜血管痉挛可引起肠管供血不足而使得肠功能恢复慢,加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多以手术分娩,有时伴发不全肠梗阻等,这些因素都可导致ACS的发生。除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外,ACS还可导致肝、肾、脾、胃肠、胰腺等多个器官功能衰竭。所以,应重视重度子痫患者的监测,防止ACS的发生。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会导致呼吸困难、缺氧、少尿或无尿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诊断

临床怀疑ACS者应常规监测腹腔压力。诊断的最准确的方法是测量腹部压力。膀胱测压是诊断ACS最常用的方法,易于操作,可重复进行。测量时经尿道插入Foley导尿管,排空尿液后注入100ml生理盐水,连接测压器。以仰卧位耻骨联合处为零点,呼气时测压。测压时暂停呼吸机使用。CT检查在ACS诊断中有重要意义,表现为腹腔大量积液、圆腹征;肠壁增厚肠系膜广泛肿胀、模糊;腹腔器官间隙闭合;肾脏受压或移位,肾动静脉及下腔静脉狭窄。

治疗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液体输入量、使用利尿剂、改善氧合等措施来降低腹内压。经皮穿刺引流腹腔积液是创伤小且有效治疗方法,可在超声或CT引导下多点穿刺,并置管持续引流。但要注意非手术治疗期应严密监测,不要错失手术时机。

手术治疗

ACS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减压。非手术治疗无效,腹内压持续>25mmHg且威胁生命时,应施行腹腔开放术。即剖腹后不将腹壁肌层和腱膜缝合对拢,常选择正中线纵切口,或打开先前腹部切口;清除血块、积液及填塞物,达到腹腔减压目的后,采用非粘连性合成网片覆盖切口下脏器。有效降低腹内压同时,采用操作简便的手段保护腹腔脏器,避免器官尤其是肠管损伤。腹腔高压诱因得到消除基础上,尽早施行决定性手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

参考资料:

成人腹腔高压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诊治急诊专家共识2024版

爱去舞 人体艺术 妇科学问

下篇:Haemophilia:中重度血管性血友病患者月经大量出血的干预措施及处理回顾

上篇:【Heart】球囊肺血管成形术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疾病的不同作用

首页 > 医疗学术
闽ICP备17012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