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H 2024 | 中国之声 :抗高血压治疗对隐匿性高血压的指导意义——一项基于动态血压监测的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在高血压管理领域,隐匿性高血压(诊室正常血压合并诊室外高血压)正逐渐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其与靶器官损害(TOD)的关联引人担忧,但如何有效干预以减轻这种损害,至今仍是医学界探讨的问题。第33届欧洲高血压学会年会(ESH 2024)上,一项题为“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OF MASKED HYPERTENSION GUIDED BY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的研究通过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了在动态血压监测(ABPM)指导下启动抗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性。
该研究是一项在中国15家医院进行的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试验。纳入时间为2017年2月14日,随访至2021年10月31日结束。纳入标准为年龄30-70岁,未使用过抗高血压药物,且在两周间隔的一次筛查中诊所血压低于140/90 mmHg,但24小时、白天或夜间动态血压分别达到或超过130/80 mmHg、135/85 mmHg或120/70 mmHg的患者。入选患者至少有以下一项TOD标志: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LVH)、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1400 cm/s,或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女性≥3.5 mg/mmol、男性≥2.5 mg/mmol。积极降压治疗组方案采用阿利沙坦起始剂量80 mg/天,两个月后增加至160 mg/天,若动态血压控制不佳,则在四个月时加用氨氯地平2.5 mg/天。对照组则给予相应的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包括baPWV、ACR或LVH的正常化,或baPWV或ACR至少降低20%。
结果显示,共320名患者参与研究(女性占43.1%,平均年龄54岁),其中153名被分配至积极降压治疗组,167名至安慰剂组。基线时,诊所血压平均为130/81 mm Hg,24小时血压平均为136/84 mm Hg。baPWV升高、ACR异常和LVH的患病率分别为97.5%、12.5%和7.8%。一年后,积极降压治疗组的24小时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了9.0/5.6 mm Hg(95% CI: 7.5-10.5/4.8-6.5 mmHg),而安慰剂组仅下降1.4/1.0 mm Hg(-0.1-2.8/0.2-1.8 mm Hg)。积极降压治疗组TOD逆转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分别为45.8%(95% CI: 37.9-53.7%)和25.8%(19.1-32.4%)(两组间血压和 TOD 差异的 P 值均小于 0.001)。符合方案分析和亚组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结果。
综上,本研究表明,在隐匿性高血压患者中,基于诊室外血压监测指导的早期抗高血压治疗对于防止亚临床TOD进展至严重心血管并发症至关重要。这强调了在临床实践中利用动诊室外血压监测识别并针对性治疗隐匿性高血压患者的必要性,以期减少未来风险。
在高血压管理领域,隐匿性高血压(诊室正常血压合并诊室外高血压)正逐渐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其与靶器官损害(TOD)的关联引人担忧,但如何有效干预以减轻这种损害,至今仍是医学界探讨的问题。第33届欧洲高血压学会年会(ESH 2024)上,一项题为“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OF MASKED HYPERTENSION GUIDED BY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的研究通过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了在动态血压监测(ABPM)指导下启动抗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性。
这是一项在中国15家医院进行的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试验。纳入时间为2017年2月14日,随访至2021年10月31日结束。纳入标准为年龄30-70岁,未使用过抗高血压药物,且在两周间隔的一次筛查中诊所血压低于140/90 mmHg,但24小时、白天或夜间动态血压分别达到或超过130/80 mmHg、135/85 mmHg或120/70 mmHg的患者。入选患者至少有以下一项TOD标志: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LVH)、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1400 cm/s,或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女性≥3.5 mg/mmol、男性≥2.5 mg/mmol。积极降压治疗组方案采用阿利沙坦起始剂量80 mg/天,两个月后增加至160 mg/天,若动态血压控制不佳,则在四个月时加用氨氯地平2.5 mg/天。对照组则给予相应的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包括baPWV、ACR或LVH的正常化,或baPWV或ACR至少降低20%。
结果显示,共320名患者参与研究(女性占43.1%,平均年龄54岁),其中153名被分配至积极降压治疗组,167名至安慰剂组。基线时,诊所血压平均为130/81 mm Hg,24小时血压平均为136/84 mm Hg。baPWV升高、ACR异常和LVH的患病率分别为97.5%、12.5%和7.8%。一年后,积极降压治疗组的24小时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了9.0/5.6 mm Hg(95% CI: 7.5-10.5/4.8-6.5 mmHg),而安慰剂组仅下降1.4/1.0 mm Hg(-0.1-2.8/0.2-1.8 mm Hg)。积极降压治疗组TOD逆转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分别为45.8%(95% CI: 37.9-53.7%)和25.8%(19.1-32.4%)(两组间血压和 TOD 差异的 P 值均小于 0.001)。符合方案分析和亚组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结果。
综上,本研究表明,在隐匿性高血压患者中,基于诊室外血压监测指导的早期抗高血压治疗对于防止亚临床TOD进展至严重心血管并发症至关重要。这强调了在临床实践中利用动诊室外血压监测识别并针对性治疗隐匿性高血压患者的必要性,以期减少未来风险。
参考资料: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OD PRESSUR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OLDER ADULTS: THE SHIZUOKA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