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H】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和治疗(2024)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是一种Janus激酶2 (JAK2)突变常见的骨髓增殖性肿瘤,以克隆性血小板增多为特征。临床病程通常为惰性,但可能发生血栓或出血性并发症、微循环症状(如头痛、头晕和肢端感觉异常)以及疾病转化为骨髓纤维化(MF)或急性髓系白血病(较少见)。

《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近日发表综述,阐述了ET的诊断、风险分层和治疗,现整理主要内容供参考。

图片

诊断

ET的诊断应基于临床、形态学和实验室特征的综合评估。除血小板增多(血小板≥450X109/L)外,正式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髓系肿瘤,包括纤维化前期MF、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髓性白血病以及伴有环状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形态学典型表现为巨核细胞数量增多,呈疏松成簇分布。

图片

图片

对于做出ET的准确形态学诊断,并将其与其他髓系肿瘤,尤其是与纤维化前期PMF区分开来,骨髓(BM)检查很有必要。

图片

遗传学

约80%的患者表达骨髓增殖性肿瘤驱动突变(JAK2、CALR、MPL),但相互排斥;此外,约50%携带其他突变,最常见的是TET2 (9%~11%)、ASXL1 (7%~20%)、DNMT3A(7%)和SF3B1(5%)。10%的患者存在异常核型,包括+9/20q-/13q-。

生存和预后

预期寿命低于对照人群。中位生存期约为18年,但年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超过35年。基于年龄、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和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AAA生存风险模型可有效划分高危、中危-1、中危-2和低危,相应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14、21和47年。

图片

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

考虑四个危险类别:极低危(年龄≤60岁,无血栓形成史,JAK2野生型);低危(同极低危,但存在JAK2突变)、中危(同极低危,但年龄>60岁)和高危(血栓形成史,或年龄>60岁伴JAK2突变)。

图片

突变和预后

MPL和CALR-1突变与MF转化风险增加相关;剪接体与总体生存率和无MF生存率较低相关;TP53与白血病转化相关,JAK2V617F与血栓形成相关。10年白血病转化率<1%,但JAK2突变伴极度血小板增多症和异常核型患者的白血病转化率可能更高。

治疗

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预防血栓形成。在这方面,建议所有患者每日服用一次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危疾病每日服用2次。建议高危患者采用减瘤治疗,中危患者可选减瘤治疗。首选的一线减瘤药物为羟基脲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白消安为二线。

图片

其他

文章还包括在极端血小板增多症、妊娠、内脏静脉血栓形成、围手术期护理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MF背景下的具体治疗策略,以及新的研究药物,不做赘述。如需原文请联系zhaolongfei169。

参考文献

Tefferi A, Vannucchi AM, Barbui T.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2024 update on diagnosis,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Am J Hematol. 2024;1‐22.doi:10.1002/ajh.27216

爱去舞 人体艺术 妇科学问

下篇:Nat Metab:郭保生/蒋青/石云发现骨细胞衍生的硬化蛋白在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进展过程中损害认知功能

上篇:【Leukemia】基因组特征发现非上呼吸消化道NKTCL加入PD-1单抗有获益

首页 > 医疗学术
闽ICP备17012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