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还傻傻分不清楚,全身麻醉诱导方式到底有几类?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全身麻醉诱导』是通过静脉麻醉或吸入麻醉使患者从清醒状态转为麻醉状态的过程。气管插管是全麻诱导期的首要关键环节,为了确保过程平稳、安全并且舒适,麻醉医师常个体化选择不同的麻醉诱导方式,而麻醉诱导方式的合理选择对每一个患者安全顺利建立人工气道都极其重要。
目前各类麻醉书籍及文献对麻醉诱导方式的分类、名称以及标准都不统一。有专家建议根据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患者的意识、呼吸、记忆(遗忘)等状态,将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方式分为3类(见表1)。
表 1 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方式
本文叙述是分为静脉快速诱导(常规诱导)、吸入麻醉诱导和保留自主呼吸的慢诱导三种。诱导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病情、预期气道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误吸风险、插管困难或呼吸道不通畅)和患者的意愿等。
一、静脉快速诱导
1.1定义
『静脉快速诱导』(常规诱导)是指患者应用麻醉面罩充分吸氧去氮,然后静脉依次给予镇静、镇痛及肌松药物使患者意识消失,面罩人工通气,肌肉松弛后行气管插管,或建立其他安全通气的方法。
1.2适应症
静脉快速诱导是目前最常用的诱导方法。适用于多数患者。
1.3诱导步骤
①诱导开始前先应用面罩嘱患者吸入高浓度氧气以增加其氧储备,再给予苯二氮草类药物使患者进入镇静状态,然后可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舒芬太尼等麻醉性镇痛药。
②随后静脉给予丙泊酚、依托咪酯等强效镇静药物,待患者意识消失后,行面罩辅助呼吸。
③最后注射肌松药,控制呼吸,待肌肉松弛效果达到插管条件后行气管插管。
1.4特殊类型:快速顺序诱导(RSI)
(1)定义
『快速顺序诱导』(RSI)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应用药物使患者意识消失并且达到临床可接受的气管插管条件完成气管插管,最大限度缩短气道无保护时间。
(2)适应症
RS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反流误吸风险,适用于饱胃患者、孕妇、肠梗阻患者、病态性肥胖和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也适用于面罩通气困难但插管不困难的患者。
(3)诱导步骤
①高流量(8~10L/min)预充氧3~5min,
②快速注射强效镇静催眠药丙泊酚或依托咪酯,
③静脉注射琥珀胆碱1~1.5mg/kg或罗库溴铵1.0~1.2mg/kg,
④同时环状软骨压迫,
⑤不进行面罩正压辅助通气,60s后气管插管。
(4)注意事项
在气管插管成功、导管套囊充气前避免面罩正压通气,正确按压环状软骨。
选用适当麻醉诱导药。可采用琥珀胆碱(起效最快的去极化类肌松药);或者起效迅速的非去极化类肌松药(如罗库溴铵 0.6~1.2mg/kg),可在1~2min快速达到全身肌肉松弛。
也可应用小剂量肌松药预给药技术。即提前2~4min预先给予1/10~1/6插管剂量的非去极化类肌松药,缩短诱导时间。静脉注射罗库溴铵1.2mg/kg起效迅速,即使不应用该方法也可以完成RSI。
诱导前充分的预氧合。正常呼吸储备患者,充分吸氧去氮后可以耐受呼吸暂停4~6min。呼吸储备降低的特殊患者(如病态肥胖、妊娠、小儿、危重患者或由于情况紧急预氧合不充分者),可考虑预防性应用吸气峰压<20cmH2O的正压通气。
二、吸入麻醉诱导
2.1定义
『吸入麻醉诱导』是患者在自主呼吸状态下吸入高浓度麻醉药进入麻醉状态,目前七氟烷应用较多。常用方法有2种:浓度递增诱导法、高浓度快速诱导法。
2.2适应症
小儿:可避免麻醉前穿刺恐惧、疼痛,减少小儿哭闹。
短小手术、困难气道患者:可避免应用肌松药,减少术后并发症。
2.3诱导步骤
(1)浓度递增诱导法
嘱患者经面罩吸氧,打开挥发罐开始低浓度吸入七氟烷等吸入麻醉药,从0.5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开始(见图1),每3~5次呼吸增加麻醉药浓度0.5%,直至吸入麻醉药浓度达到可行气管插管的麻醉深度。
该诱导方式虽比较平稳,但诱导时间延长,增加兴奋期出现意外的可能;麻醉深度不足时刺激患者会导致呛咳、挣扎、喉痉挛、气道梗阻等不良反应。
图1 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
(2)高浓度快诱导法(肺活量法)
①面罩吸纯氧6L/min去氮3min,
②吸入高浓度麻醉药(如8%七氟烷),嘱患者深呼吸1~2次后降低七氟烷浓度至4%~5%,继续辅助呼吸或控制通气,使麻醉深度达到可行气管插管的水平。
该诱导方式速度快,诱导过程平稳,较少发生呛咳、屏气和喉痉挛等不良反应。
三、保留自主呼吸的慢诱导
3.1定义
保留自主呼吸的慢诱导是指通过合理应用镇静、镇痛药,并辅助充分表面麻醉,使患者在气管插管过程中无不适感觉,能保留自主呼吸且术后无不良记忆。
3.2适应症
主要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经气道评估怀疑有困难气道的饱胃患者,应首选慢诱导清醒插管。
3.3诱导步骤
①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4mg/kg、舒芬太尼0.2μg/kg;
②2min后用2%丁卡因/4%利多卡因喷雾行舌根咽喉表面麻醉,用喉麻管或经环甲膜穿刺向气管内注入2%丁卡因2ml/4%利多卡因2ml进行气管内表面麻醉,如有条件表面麻醉可以用超声雾化方法;
③根据患者意识状态及BIS监测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2mg,保证BIS值在插管前小于70;
④3min后行气管内插管;
⑤气管插管成功后立即静脉注射丙泊酚0.5~1mg/kg、罗库溴铵0.6~1.2mg/kg。
也可面罩吸入高浓度 6%七氟烷和高氧流量 (6L/min)至七氟烷呼出浓度达到需要的镇静或麻醉深度后,用喉麻管或经环甲膜穿刺行气管内表面麻醉,再进行气管插管。
3.4注意事项
麻醉医生必须熟练掌握慢诱导清醒插管技术后才能应用于饱胃患者,否则可发生插管失败、气道损伤、误吸等严重并发症。
选用七氟烷、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等起效快、代谢和麻醉复苏迅速、对呼吸与心血管反射抑制小的麻醉药;多选用咪达唑仑、芬太尼或舒芬太尼等阿片类药达到遗忘镇痛的目的;同时复合局部麻醉药如丁卡因或利多卡因进行充分的咽喉及气管内表面麻醉。
七氟烷还有一定的镇痛和肌肉松弛作用,用于麻醉诱导插管可减少或不需复合使用其他麻醉药物。
麻醉诱导时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内环境变化剧烈,是麻醉过程中风险较大的阶段。麻醉医生能够熟知掌握各种全身麻醉诱导方式,并能够合理选择诱导方式是对每一个患者安全顺利建立人工气道都很关键。希望刚入临床的麻醉小白已经心中有数啦!
参考文献
[1]李文志, 赵国庆 等. 麻醉学(第2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2]邓小明, 姚尚龙, 于布为 等. 现代麻醉学(第5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3]米卫东,时文珠.科学实施麻醉诱导气管插管[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2,38(0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