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索瘤一例
医疗资讯网-妇科问诊
术语
定义
低至中级恶性肿瘤,重现脊索
影像
一般特征
位置
骶骨(60%);主要在骶骨下部
蝶枕骨/鼻(25%)
33%为软骨样脊索瘤
颈椎(10%)
胸腰椎(5%)
通常中线起源
平片表现
溶骨性破坏性病变
没有真正的基质产生,但内部常有钙化(50%~70%可由平片发现)
软骨样脊索瘤中的钙化突出(几乎仅位于斜坡)
尽管病变局部侵袭性很强,但过程非常缓慢,可能侵袭性不明显
移行带狭窄
边缘通常至少部分是硬化的
没有骨膜反应
在骨骼突出早期没有骨皮质破坏
单骨发生,罕见例外
软组织肿块,通常是椎前缘,但可能会延伸到硬膜外间隙
骶骨病变移位肠管/膀胱
MR表现
蝶枕骨脊索瘤通常源于斜坡
很少发生于鼻咽,上颌,鼻旁窦
很少多灶发生
20%~70%含结节或散在钙化
冠状位图像显示肿瘤压迫脑桥
钙化,出血和黏液区域导致信号不均匀
需要MRA:约80%中,肿瘤包膜/血管置换
椎体脊索瘤始于椎体
可以延伸到附件
脊髓和(或)神经根移位
很少出现在硬膜外或硬膜下间隙
很少伴与骨性病变不连续的后纵隔肿块
发展过程中可能累及椎间盘和邻近的椎体
在T2上肿块成高信号,常常伴有分隔
骶骨脊索瘤:源于直肠后部位置
可能增大到累及臀部
MR信号特征
T1WI:等至低信号:如果有致密钙化,则信号不均匀
由于出血和高蛋白成分导致的高信号区域
液体敏感序列:信号不均匀但通常非常高
可能会出现分叶
如果有钙化,则会有明显低信号区
可能有黏液样区域和出血部位
中度不均匀强化
鉴别诊断
骶骨脊索瘤的鉴别诊断
骨巨细胞瘤(GCT)
骶骨体内,通常位于上部(S1或S2),向前扩张
在最常见的1°骶骨肿瘤中,排第2位(在脊索瘤后)
溶骨性病变;没有基质
可能会出现中等到高度侵袭性
MR在T2/STIR上显示中心或涡状低信号
脊索瘤可能表现类似2°钙化
传统的软骨肉瘤
骶骨是该病变最好发的椎体部位
软骨瘤基质可以类似脊索瘤中的周围钙化或骨性碎屑
低级别病灶包含T2上高信号分叶
神经纤维瘤
骶骨孔出现的软组织病变,可能会破坏骨骼,形成类似骶骨起源的病变
骶前大肿块伴硬膜外肿块
T2常有中心低信号;与脊索瘤表现没有显著差异
骨母细胞瘤
源于骶骨体
经常产生类骨质基质;可能会类似脊索瘤
可能有侵袭性甚至恶性
浆细胞瘤
没有硬化或反应性骨的溶骨性病变
中等侵袭性
椎体脊索瘤的鉴别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
病变通常出现在椎体内
溶骨,中等侵袭性
可能会发生硬膜外肿块,但不常见
通常椎骨多发
转移,骨髓
可能出现在椎体或附件
可能有硬膜外肿块,与脊索瘤类似
通常多发病变
骨母细胞瘤
发生于椎体,类似脊索瘤
经常产生类骨质基质;可能会类似脊索瘤
可能有侵袭性甚至恶性
GCT
发生于椎体,类似脊索瘤
完全溶骨;可能延伸到硬膜外间隙或附件
在椎体比脊索瘤更常见
淋巴瘤
累及椎间盘和邻近椎体,类似于晚期脊椎脊索瘤
斜坡脊索瘤的鉴别诊断
传统的软骨肉瘤
软骨样脊索瘤中的致密钙化,类似软骨肉瘤中的软骨样基质
组织学鉴别困难:在软骨样脊索瘤软骨灶类似于在软骨或软骨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肿瘤细胞对上皮标记物具有反应性
巨大侵袭性垂体大腺瘤
来自蝶鞍有助于鉴别脊索瘤
转移,骨髓
溶骨性或混合性溶骨性硬化症,局部延伸
病理
一般特征
病因
脊索组织残留
遗传学
在一些病例中检测到克隆染色体畸变
家族性病例
显微镜下特征
由纤维束分开的单个小叶
肿瘤细胞排列成片状、索状或单独浮在丰富的黏液样间质中
苍白的空泡化细胞质(称为囊泡)
轻度至中度核异型性
软骨样脊索瘤:部分病变看起来像低级别软骨肉瘤
临床问题
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体征/症状
缓慢增长,往往伴随着无特异性症状
最终扩散到邻近软组织中,产生相关症状
骶骨
便秘:直肠移位/阻塞
直肠检查时发现骶前肿块
麻醉/感觉异常发生较晚,不常见
最终引起会阴疼痛和麻木
蝶枕骨
头痛
颅神经受压(尤其是眼部)
视力模糊,复视,无力
如果垂体受压,出现内分泌紊乱
向下延伸一鼻塞,出血
横向延伸:桥小脑角症状
颈椎或胸腰椎
神经根/脊髓压迫症状
疼痛,麻木,运动无力,瘫痪
人群分布特征
年龄
一般>30岁;<20岁非常罕见
年轻患者往往蝶骨发病更常见
60岁前最常见(30%)
头颅和脊柱病变比骶骨病变早10年
性别
男>女(1.8∶1)
流行病学
1%~4%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在所有骶骨肿瘤中,良性或恶性,40%是索瘤
自然病史及预后
初始缓慢进展;局部软组织移位
预后变量,取决于局部组织的位置和累及
边缘切除的高复发率(80%)
既往手术及大面积病变与局部复发有关
不同研究中5年生存率:50%~84%
10年生存率:30%~64%
最近的研究表明,病灶长期是高度恶性的
转移到肺,骨,软组织,淋巴结
转移最终发生在多达40%
去分化脊索瘤含有恶性梭形细胞成分
可能是原发性脊索瘤或经过照射的复发性肿瘤
预后很差
如果病变较大,边缘切除或跨越骶髂关节,预后更差
如果去分化很小(<1cm),则预后更好
软骨性脊索瘤:预后明显好转
15年生存率:>50%
治疗
如果可能的话,病变的长期恶性特征提示应该积极治疗
广泛切除是最佳选择,但通常不易被患者接受
辅助放疗能↑无病期
光子放射治疗可能有用
在复发病变中考虑经皮射频消融
正在开发的分子靶向治疗(伊马替尼)
有些人认为它可能会减缓疾病进程,但疾病本身进程缓慢,使得难以在短期内证实
诊断要点
关注点
骶骨病变由于肠管重叠而难以在前后位平片发现
侧位平片,观察骶前肿块使直肠移位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